宁天论坛's Archiver

宁天 发表于 2015-3-23 08:40

错配,无处不在 / 慕 秋

  我的父母是娃娃亲,他们很年经就结婚,母亲二十岁生下我后便从上海调往北京,与父亲居于东城的东交民巷,直到一九六二年,因抚育我们的姨母要到香港与姨父团聚,我们姐弟才被接到父母身边。父母从那时起便搬到西城,住进了部机关大院。

  共同生活初期,父母仍习惯于二人世界,他们外出看表演、会友等,很少会带上孩子。在我记忆中,见过他们偶尔闹别扭,相互间不理踩,有时,母亲会嘟囔一句半句不满的话语,但却从没见过他们吵架。看得出父亲痛爱母亲,好吃食物总是先给母亲,然后是子女,最后才是他自己。母亲更有一个饼乾盒,里面的东西只有她可独享。我一直认为父母感情要好,在他们五十多岁时,我以他们为题材,还写过一篇几千字的长文,标题是“恩爱夫妻”,发表在泰国的华文报上。

  父亲享寿八十馀岁,五年前他过身时的情景仍是歷歷在目。最后那两天他极度痛苦,白天还好,夜晚通宵难受挣扎。三个子女都回到他的身边陪伴,医院离家不远,仅几分钟路程,我们不断跑出跑入,但母亲以疲劳、不想走动为由坐在家里,不大肯去医院,知道父亲回生无望时,她对哭泣的子女说:他要走就走吧!

  父亲的丧礼母亲没有参加,送父亲的骨灰去墓园落葬时她也不肯去。家人不能强迫,曾数度猜测:是年迈自顾不暇?还是因父亲病了几年,病榻前照料的心生厌烦?或者,怕看到墓碑上空了一半的位置?

  当听到有人讲及夫妻“错配”的种种情形时,不禁也拿父母的婚姻来作对照。他们看似感情不错,会是错配吗?父亲能写会画多才多艺,而母亲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她当年到北京后,是父亲帮她补习中学课程,鼓励她自学,并安排她放弃原先的纺织工作,进入电讯学校学习。母亲性格使然,该操心的事不愿上心,孩子喊饿,她就说“去吃啊!”吃什么?她不会管。孩子喊累,她就说“去睡啊!”有无时间睡?她也不会管。总之,她除了上班挣一份不错薪金外,其馀事没多少能力管,更无啥业馀爱好,当父亲摇晃着身子吹笛吹箫,打?拍子吹口琴或唱歌时,孩子们很兴奋,她却没什么反应。据说父亲跳舞很好,母亲是不会跳的,那谁给父亲当舞伴?当我们长大离开家庭后,接到的信永远是父亲写来的,偶尔接到一封母亲字体的信,也知道是父亲口述一句母亲写一句的产品。动脑筋方面,母亲不是一般的懒。我后来明白,父母做了六十年夫妻,其实共同语言着实不多,如果从这个角度说错配,他们无疑是错配的一对。

  由父母的婚姻又想到伯父母,伯母远没有我母亲好命,她是五岁进门的童养媳,文化是成年后学的。她与伯父圆房后接连生下两男三女,我祖母是不大做家务的,不会心痛这个长媳,反倒是祖父的母亲,即我的太婆,帮了孙儿媳不少忙。每到冬季,总见到伯母的两手长满冻疮,烂到流出血水,却仍是在明堂内那口井旁,吊上一桶一桶冻水,洗?洗不完的衣物菜蔬,在厅房灶间团团转,做?做不完的家务,当家里经济不好后,她还要外出工作,帮补家用。

  我父亲年轻时喜好音乐球类,伯父则喜欢游泳,是冬泳健将。公私合营前,他有自己的小工厂,更由于强壮、俊俏、能干,“招花惹蝶”的事时有发生。在伯母对我们诉说的往事中,有一桩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在脑海中留下一幅可以无数次描绘的画面。那次,伯父说有事要去上海,伯母看天气不好恐下雨,拿了把油伞追送到火车站,谁知被她撞到伯父携情人出游,二人亲密的举动大大伤了伯母的心。我曾在午夜听到过伯父母房中传出桌椅板凳的响动,知道他们又在打架了。伯父母的感情怎样?已是不言而喻,他们一开始就是错配的一对。

  但是,正如我父母相伴着度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伯父母的婚姻也一直维持下来了。他们经歷了许多困苦,伯父后来更被打成右派,“文革”又遭“扫地出门”,到农村去“劳改”。伯母以自己苦出身的有利条件,主客观都在做着保住家园、保护丈夫儿女的努力。

  犹记得一九八五年某日,他们拎着一竹篮烚熟的淡水虾,坐火车千里迢迢到天津来探望我们,伯父在饭桌上一次次往伯母碗里挟菜,我私下里想,伯父是在做戏给我看吗?他们从我这里又去北京看望我父母,后来听母亲说,伯父居然给伯母端洗脚水……

  又过了些年,我有事从香港去无锡,特地租车去常州探伯母,告别时往她手里塞些港币,伯母说:“不用了,我有钱,你伯父留了几万元给我。”言语间,伯母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总在诉说伯父怎样伤害过她,反而说伯父晚年给了她不少关爱,懂得心痛她了。

  生活中夫妻的错配,亲情的错配,工作的错配,投资的错配……方方面面的错配,可以说普遍存在,无处不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错配,显示出生活的无尽疑惑,以及生命的种种遗憾;错配,带来寒风凄雨,恐惧不安,却是避无可避,唯有看成平常事,以平常心对之,好像我的长辈们,跟随着命运轨迹,弯也好,直也好,无论幸福还是痛苦,首先是不要伤害自身,不要伤害他人,然后,努力地朝对的方向走,不言悔恨……

  此文是《错配》一书自序的延伸版,冀以此文与读者分享生活的感悟。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