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航天科技集团:突破核心技术剑指深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15年来,先后在导弹武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和成就。集团董事长雷凡培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航天的发展方向是加速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包括具备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能力,建成完善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和航天装备体系,具备国际竞争力。

  作为中国航天的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15年间共实施136次宇航发射,先后将174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在歷次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突破的大量核心关键技术,不仅打破国外的垄断和技术封锁,更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020年200颗航天器在轨

  雷凡培表示,到2020年前后,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形成系列;建设独立自主的空间站,完成月球探测“绕、落、回”任务;完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航天工程建设,建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和航天装备体系。力争到2020年,年均发射次数达到25次,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

  同时,重点发展以卫星应用、航天高端装备製造、航天电子与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为代表的,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培育形成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有效支撑国家和重大行业应用的航天高技术产业群,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实现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空间基础设施的全球化应用。

  雷凡培表示,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围绕型号科研生产、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核心任务,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新一轮国企改革试点中没有涉及军工领域,但航天科技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始终未停步。

  雷凡培表示,将通过1-2年时间的改革调整,形成管理科学、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集团管控模式及管理体系,实现从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同时将推进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按照国资委鼓励非公有制参与国企改革,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加强与民营资本的合资合作。今年上半年,航天科技集团所属四维图新公司就顺利引入腾讯入股。

  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

  此外,将进一步完善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修改完善公司章程,规范公司法人治理,形成更加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体制;推动集团公司控股上市公司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专职董事、外部董事的比例,完善董事会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化的决策机制。

  近期有消息称,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全面破冰,相关资产全面整合正在提速。雷凡培回应称,航天科技集团一直积极推进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工作,按照中央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总体思路,一方面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另一方面组织相关单位细緻测算改革成本,分析影响及应对措施。集团公司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将按照中央要求及国家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有序实施。

===========================

深化改革促军民融合成果转化

  航天科技集团来自航天技术应用和服务业的经济收入超过一半,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雷凡培指出,集团将在航天技术应用和服务产业领域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建设研发体系

  雷凡培介绍说,集团将围绕航天技术应用和服务产业重点领域、专业发展方向,利用军工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合理进行研发能力建设与布局,形成军民融合的研发能力,推进由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体系建设。

  同时,加大创新转化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各单位投入研发和转化资金的额度;鼓励二级、三级单位设立研发和转化基金,探索建立成果转化资金后补贴制度。

  此外,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以国家专利导航工程试点企业为契机,将专利导航工作与航天技术应用和服务产业经营发展、市场开拓紧密结合,探索建立内部知识产权转化的市场化机制,挖掘成员单位创新潜力及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

  试点员工持股

  雷凡培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首先要从战略层面研究明晰哪些领域实行股权多元化,其次,要从产权层级、股权架构、组织架构等方面研究适合集团业务特点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资产证券化是航天科技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有效途径。集团将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推进境内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工作;鼓励治理规范、发展态势良好的非上市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人力和技术资本要素贡献佔比较高的转制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试点。

  雷凡培称,香港资本市场在推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贡献。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好现有上市公司,积极与国际资本接触,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开展国际化战略併购和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

  航天科技集团目前有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包括航天控股、亚太卫星、万源国际等三家在港上市公司。集团下一步将立足已上市的公司,围绕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发挥好上市公司的平台作用,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借助香港资本市场推动作用,发展和壮大企业。

===========================

航天技术转化服务社会

  人类探索太空让大批脱胎于航天技术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领域、服务于日常生活,让公众体会到“航天科技改变生活”的便捷和价值。

  目前,中国航天获奖科技成果转为民用的比例只有10%左右,还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在国民经济20个门类行业中,航天科技集团民用产业及科技成果涉及18个。2013年,集团公司民用产业实现收入827.66亿元。

  航天科技集团不仅直接研製、发射、运营卫星,满足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而且注重发展卫星应用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及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已涵盖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与信息传输、地理信息系统、车联网、数字城市等,都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高端技术和科技体验。

  服务经济的同时,航天核心技术与能力优势也服务社会。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等抢险救灾中,利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等技术,有效提升抢险救灾能力,降低灾害损失。高分一号卫星参与搜救马航MH370失联飞机表明,航天在重大事件中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疆反恐事件中,航天科技集团的无人机直接参加搜捕任务,科技人员快速高质量完成卫星地面站建设,确保新疆公安特警与反恐指挥中心通信联络实时畅通,航天技术作为尖端技术已在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