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该“意见”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强调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据新华社、中通社二十日消息:“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
2025年产业规模超5万亿
“意见”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要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将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重心更多放在促进全民健身上来。“意见”并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2012年总规模约为95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表示,到2025年,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2010年底为人均1.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强,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意见”提出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要任务,改善产业布局和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
改变足球“相对滞后”状况
抓好潜力产业,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健身休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制定冰雪运动规划,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一批冰雪运动场地,促进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
“意见”亦要求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促进青少年培育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
习近平情繫足球
不论是面对媒体採访还是在海外访问,习近平都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足球运动的感情,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谈到足球话题,更关心中国足球的命运。
2011年7月4日,习近平在与韩国民主党党首、国会议员孙鹤圭一行会面结束后,孙鹤圭将带有朴智星签名的足球送给习近平。习近平在会晤中表示自己对中国足球有三个愿望:一是中国足球队进世界杯,二是中国能举办世界杯,三是中国有朝一日能获得世界杯冠军。积弱已久的中国足球,需要一股自上而下的力量强势推动。
访爱尔兰一展脚法
习近平不仅关注中国足球事业,自己也常常身体力行。2008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秦皇岛考察奥运场馆。虽然穿?皮鞋和正装,但他仍然展示了自己的脚法,几脚射门一板一眼。这是习近平首次在公开场合展示脚法。
2012年2月,习近平访问爱尔兰时,在都柏林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参观当地一个体育运动协会,示范比赛结束之后,习近平走上球场草坪,捧起足球一展身手。
据了解,习近平与足球的缘分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上世纪50年代末,中央领导人夏天会到北戴河避暑办公,董必武、叶剑英、习仲勋的孩子们都一起在北戴河组队踢球。期间这个小足球队还同驻中国外交使团的孩子们切磋,最终赢得了比赛。而习近平中学时代就读的北京101中学的足球风气也很浓,当时习近平作为汇文足球队的队员踢过不少场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