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虽然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价格出现较多上涨,但受鲜菜、猪肉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中国10月份CPI涨幅继续维持在1.6%的低位,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徘徊在“1”时代。再创近五年来的新低。有研究机构称,以目前趋势,今年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低于上半年。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通胀压力仍不可小视。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称,2014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1.6%,为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2.0%。1-10月平均,中国CPI同比涨2.1%。
鲜菜价格下降7.2%
食品价格依然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和去年同期相比,蛋价上涨16.4%;鲜果价格上涨15.2%;粮食价格上涨3.5%;水产品价格上涨3.2%;肉禽及其製品价格上涨1.1%。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1%,鲜菜价格下降7.2%。
食品之外的七大类商品五涨二跌。其中,衣?价格同比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1%;居住价格同比上涨1.6%;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3%;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5%。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0月份1.6%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
从更能体现价格近期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来看。10月份,中国CPI环比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10月份中国食品价格环比回落的原因是当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有利于蔬菜水果的生产。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5%和2.2%;蛋和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回落,环比分别下降3.0%和0.6%。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增速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四季度CPI同比的新涨价因素不会出现明显上升,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低于上半年。
中长期通胀压力较大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通胀压力不可忽视。民族证券分析认为,虽然四季度物价处于低位,但继续下降的空间很小,明年初物价存在上升的可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程学斌分析说,从歷史情况看,四季度气温走低,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也会有所变化,因此肉禽、鲜菜、鲜果价格可能会有一些波动。特别是今年部分地区将陆续出台一些公共服务和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方案,给物价带来了上涨压力。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未来物价同比涨幅扩大的可能性较大,1.6%的CPI同比涨幅很可能是年内低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