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周二在上海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正面临供给相对过剩带来的“结构性拐点”,政策层已出台及未来将出台的房地产宽松政策,虽有望支撑房地产销售的企稳,但无法扭转房地产建设活动的结构性下滑,预计2015年新开工面积将下跌10%,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到2016年才有望企稳。
汪涛在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坦言,2013年中国住房竣工约1100万套、新开工逾1500万套,远高于年均800至900万套的城镇化及改善型住房需求,高企的库存及全国范围内房产税的早晚出台,中国房地产行业已面临结构性的拐点。
她认为,由于过去10年间支撑投资性需求的诸多因素正在消退,不过今年政策层或出台更多的楼市宽松政策,包括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减免交易环节税费、定向下调房贷利率等。
一线市地块仍受追捧
此外,政策层或加快三、四线城市户籍改革,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力度。然而,综合已有及未来将出台的房地产宽松政策,预计今年房地产销售仍将下滑。
汪涛说,今年开发商的工作重点是“加快推盘”,藉此改善现金流及消化存量,由于房企不会急于购置土地和新开工量,预计今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将在去年基础上再跌10%。此外,2015年房地产在建面积增速预计将放缓到0至5%,且在2016年还会继续微幅回落,进而拖累房地产投资放缓至10%以下水平,今年房地产建设活动的放缓,或拖累GDP增速1.5个百分点左右。
瑞银中国房地产行业研究主管李智颖在同一场合指出,从去年中国大部分购地开发商属于国企,特别在争夺一些优质地块时,资金充裕的国企很有优势。
由于开发商预期大城市销售相对容易,当前中国一线城市仍受很多房企的青睐,即便土地均价较高,但只要有机会开发商仍会购入一线城市地块,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仍是该行较看好的板块。
上海中原研究谘询部高级经理龚敏同样相信,尽管一线城市暂未取消限购,但一线城市地块对开发商仍有很大吸引力。预计今年中国楼市交投若持续平稳,土地市场仍有望呈现量价小幅上扬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