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澳台工业企业初现“离粤潮”端倪。29日发布的广东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广东共有工业企业逾31万家,其中港澳台企有2.34万家,佔7.5%,较第二次普查数据下滑5.7%。广东工业从业员人数逾2100万人,港澳台企员工数目为580万人,比2008年降7.8%,锐减84万人。专家认为,随着广东转型升级,不少港澳台资低端企业“转型”不成便“转离”广东,导致企业数和从业员急降。
广东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2013年末,广东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08年末第二次全国普查增长87.1%。工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也分别增长超过61%和12%,而港澳台企业则呈递减趋势。
对于港澳台资工业企业在广东无论佔比和数目均呈下降趋势,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分析原因称,由于早年在广东设厂生产的部分港澳台资企业属于较低端“三来一补”企业,随?近年海外订单减少和生产成本提高,这部分企业“转型”不成功便难以在广东立足,唯有“转离”到东南亚或内陆地区生产。
政策红利亦难挽颓势
彭澎还指出,随?内地民营企业和上市企业增加,港澳台企业尤其是香港企业逐渐失去以往在资金上的绝对优势,导致广东的港澳台企业比例和数目都在下降。数据显示,在港澳台企业数目下降的同时,内地私营企业数目由2008年的12.4万跃升至19.4万家,而员工数目也增加近160万人。
去年底广东自贸区获批,或也难改港企“离粤潮”趋势。彭澎分析,广东自贸区有很多政策红利,如深圳前海的大量土地优惠等,当地政府明显希望吸引港澳台企投资。他指,由于涉及深层次的垂直分工问题,即使有广东自贸区区位优势,港企欲重返珠三角仍需决心转型现代服务业。“目前港企并没有太大反应,或受李嘉诚撤资影响而减少对内地投资信心。港澳台企在广东投资比例会否持续减少仍难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