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货币战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中国终于出手放水,加入宽松大潮。中国央行昨日宣布,将从今日起对金融机构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估计,此举可向市场释放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资金,对经济形成有效托底,央行政策更将由此转向宽松,进一步降准乃至降息可期。
受该消息刺激,2月恒指夜期升416点,收报25072点,高水392点。ADR港股比例指数中段曾涨360点,升穿25000点,其中,国寿(02628)ADR升势最凌厉,一度涨5.3%,折合港币见32.38元。新加坡富时A50指数期货从跌2%快速反弹至升3.5%。
时隔三年首次全面降准
央行此次不仅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准金率0.5个百分点,至19.5%,还定向对小微和三农领域进行倾斜扶持,对于小微企业贷款佔比达标的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再额外降准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准4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12年5月以来,时隔32个月首次全面降准。
实际上,市场对中国放松政策期盼已久,但有别以往常常选择周末行动,央行的突然宣布还是令市场颇感意外。
“现在来看,央行顶不住压力了。”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指出,此时降准,主要是为了对沖经济下行的压力。近期的中国经济数据持续低迷,月初公布的1月官方製造业採购经理指数(PMI)回落至49.8,远不及预期,两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与此同时,内地通缩风险也在加大,令货币放松更趋必要。
面临资本外流压力
同时,近期外汇佔款流入下降,临近春节,流动性趋紧,央行上月已重启逆回购,昨日还透露去年11-12月,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向市场注水3750亿元,因此出于补充流动性的需要,央行在此时出手也属合理。
东方证券宏观策略组称,相较逆回购或其他灵活操作而言,降准向市场释放的政策信号无疑更明确,更利于稳定金融机构的长期预期,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对经济托底。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外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中国出现9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资本流出。
花旗集团驻香港高级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说,央行此次降准主要是因为资本外流吸走了国内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资本外流是结构性长期趋势,因此需要有长线措施来加以应对。
刺激政策料陆续有来
此外,年初以来,瑞士、挪威、新加坡、澳洲等九国央行先后降息,欧央行推出万亿规模的QE,各国均在加码宽松,新一轮货币战正趋白热化,由此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也越来越大,央行降准更多也是顺势而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是中国对全球竞相宽松做出的反应,意味?人民币汇率也将进入贬值通道,否则,降准就仅仅只有脉冲效果而无助于中国经济的企稳。
市场人士预估,央行此次降准可放水6000至7000亿元,而去年四季度资本项逆差则逾900亿美元。从对沖资本外流角度来说,市场认为,降准可能不止一次。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在欧洲央行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美元走强的外部环境下,加之中国经济疲弱,上半年中国都将面临货币贬值、资本流出的压力,外汇佔款放缓趋势难改,预计在上半年还将降准1-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