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官方窗口引导加上季节性因素影响,中国上月放贷或猛增至六年新高。据机构最新报告,中国央行上月底曾引导银行加大放贷力度,综合各机构平均预期,料当月新增信贷将达1.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中金更高看至1.6万亿,环比多增1.3倍,并创下2009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分析认为,若官方公布数据达到这一预期,将对市场情绪构成明显提振。
目前中国需求疲弱,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惟面对坏帐上升,银行惜贷情绪仍严重,引致央行窗口指导。中金日前报告称,根据其了解的消息,央行上月底曾引导银行增加信贷投放,预计当月新增信贷可达1.6万亿元。
企业有效需求仍弱
瑞信最新报告证实了这一点,报告称,央行曾在上月最后一周向各大行下发指标,要求加速放贷。该机构预计,上月新增信贷将在1.44至1.6万亿元,远超过去三年同期水平。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如果官方数据与其预期相一致,将有效提振市场情绪。
其他机构对上月放贷也普遍乐观,据路透调查的21家机构预测中值,上月放贷料在1.35万亿元,其中仅一家机构预估在万亿以下。交通银行认为,前期项目融资需求逐步释放、住房信贷需求回暖,是推高新增信贷的主要原因。去年12月,中国新增贷款697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并较11月减近2000亿。
虽然新增信贷料创新高,但分析认为,企业的有效需求仍然疲弱,M2(广义货币)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中金预计,今年1月信贷增量中,从结构上看票据佔比会有较大幅度的回升,显示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而在整体融资需求减弱情况下,M2增速也难免继续破位下行,或创歷史新低。其预计,当月M2增速可能仅11.8%,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
去年全年,中国新增信贷达9.78万亿元,创下歷史新高。而在央行近期降准后,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将转向宽松的预期有所升温。虽然此前消息透露,今年央行的信贷目标与去年一致,保持在10万亿,但多数机构预测最终规模料超过这一水平。事实上,考虑央行目前出台的同业新规,将同业委託贷款纳入信贷额度,机构预计今年整体信贷规模将在10.5至11.5万亿。
瑞银吁加大财政投入
瑞信报告还认为,虽然央行坚称政策“中性”,但相信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宽松,不过,中国仍面临信贷无法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的问题。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指出,降准无法自动加快信贷需求增长,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及放宽楼市政策。
这一问题也正为央行所关注,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昨日表示,降准后,央行更关心释放的流动性能否有效进入实体经济,是否存在“堰塞湖”。他表示,这一方面需要金融部门有效发挥职能,支持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需要实体经济部门转变自身运行方式,以市场方式吸引资金注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