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即“鲲鹏”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3月10日在北京透露,运20试飞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在短时间内交付用户使用。大型客机C919、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也将在年内完成总装。
2014年11月,运20在珠海航展首次进行飞行展示。“飞机作为高端产品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技术特徵。”唐长红说,运20目前的总体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运输机先进水平,能够适应在一般民用机场和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飞行起降。
唐长红说,运20是大国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其研製及生产填补了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装备“中国製造”的空白,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和产业连带效应,涉及上百个行业、成千个供应商的巨大产业链,将对拉动民族科技工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运20具备平台功能
飞机作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研製大飞机可以拉动产业链和基础工业的进步。据国外统计,大飞机能直接带动600家企业,间接带动2500甚至4000家企业发展。
对于运20未来是否系列化发展,唐长红说,这样级别的飞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做大飞机能力的标誌,并为研製更大的飞机做准备。对型号本身,必须要具备平台的功能。“国外的这一类飞机能干的事,这一型飞机研製过程中必然给予充分的考虑。”
据1月21日网络照片显示,运20疑似现身北方某地,网民声称拍摄地点位于呼伦贝尔东山机场。从该机场的周围环境看,有厚厚的积雪,运20可能在此进行寒区性能测试。
有分析指出,进行寒区飞行试验意味该机种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的一般科目测试已较为圆满的达到了目标。
C919引擎研製有进展
C919、蛟龙600和运20并称为中国自主研製的大飞机“三剑客”。中航工业在国产大型客机C919研製中承担几乎所有大部件的生产,C919机载26个系统都有中航工业不同程度的参与。C919全部试验试飞任务也由中航工业承担。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飞机总经理唐军称,中航工业承担的C919国产商用发动机研製,已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
蛟龙一次吸水12吨
AG600又称“蛟龙600”,是中国自主研製、全球最大在研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唐军表示年内将完成总装,计划明年实现首飞。
“蛟龙”起飞重量53.5吨,20秒内可一次吸水12吨,可满足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的需要,亦可根据需要加改装必要设备,执行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任务。
=======================
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示了一架标有“新中运”字样的中型运输机模型,外界称之为“运30”。这架飞机採用传统上单翼、高平尾、四发涡桨、机腹多轮起落架和大尾门布局,引起了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唐长红今日回应称,中国现有的中型运输机时间很久,希望在此基础上发展一款适用于现代的新中运飞机。
中国现役国产运输机5吨级载重的运7和20吨级载重的运8服役时间均有数十年,唐长红希望新中运能达到20吨级载重。对于中型运输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表示气动效率要提高,更安静舒适,更乾净,对环境影响更小。
“中型飞机数量比大型飞机更多,市场需求更大。”唐长红说。前苏联中型运输机有1400架,伊尔76先后生产过800多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