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资料:置换债务与发新债冲突吗?
今年的预算报告中,财政部安排了1.62万亿元的赤字额度,其中有5000亿一般地方政府债券,另外还有政府性基金中1000亿专项地方政府债券,这6000亿是给地方政府发债用于今年的财政支出。而1万亿的置换债务是用于偿还今年到期的债务本金。举例来说,一省今年既可能新增地方债额度300亿,同时也另外获批200亿的置换额度。因此,置换债务与财政赤字安排是两个并行的体系,并不冲突。


近来不断搅动市场的万亿地方债置换细节终于出台。中国财政部周四晚间公布,此次置换的债务为截至2013年6月末经审计确认过的存量债务中、2015年到期需偿还的部分,置换额度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佔当期债务的53.8%,通过政府自发自还地方债进行置换。财政部表示,这只是债务形式的变化,不增加债务馀额,因此也不会增加今年的财政赤字,而置换后,地方政府一年可减少400至500亿元的利息负担。
虽然财政部早前已确认了将置换1万亿地方债,但由于未透露具体细节,令近来有关“中国版QE”、“3万亿”甚至“10万亿”置换额度等说法不断搅动市场神经。
日前,相关细节终于浮出水面。从范围来看,此次获置换的为截至2013年6月经审计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并于今年到期的部分债务,这部分债务共有1.8578万亿元,此次置换1万亿,佔比53.8%。
江苏置换额最高 超800亿
而市场普遍认为,这可能只是初步置换目标,后续规模可能还会扩大。兴业证券就称,此次置换未包括13年6月至14年底的新增债务,也未包括13年6月前产生15年以后才到期的债务,因此1万亿可能是初步结果。
分地区来看,各地将根据53.8%这一统一比例来测算分配。据兴业证券估算,其中,江苏省置换额度为全国最高,超过800亿元,其次为湖北、四川、广东、浙江等。
从置换方式来看,通过政府自发自还地方债,以长期、低息的直接债务,来置换此前通过融资平台发行的短期、高息的间接债务。据内媒引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称,由于利率降低,置换后政府一年可减少利息负担400至500亿元。
财政部表示,发行地方债置换存量债务,只是债务形式变化,不增加债务馀额,因此,也不会增加今年的财政赤字。
而财政部也对资金用途做出了明确规定,政府发债所筹的资金只能用于置换规定期限的债务本金,不能用于付息、经常性支出或偿还应由企事业单位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
但对于地方政府已经安排其他资金偿还债务的,所筹资金可用于已经审计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其他债务本金。对于“其他债务本金”,专家认为,可能是指明年、后年到期的政府负债本金。
事实上,存量债务置换的思路并非“新鲜事”,从此前的新预算法就已见端倪,但最终得以落实到执行层面,无论对中国经济增长还是降低金融体系风险都是明显的利好消息。财政部表示,这是规范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债务置换后,将利于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处理好化解债务与稳增长的关系。
助降银行坏帐率 催谷信贷
而金融体系,尤其是近来坏帐不断攀升的银行业,也迎来明显的情绪提振。分析表示,债务置换后,银行资产不良率大幅下降,利于恢復信贷扩张功能;而债券变成政府信用后,银行的风险报备金会下降,也利于改善银行的流动性。
民生证券就指出,当前经济不确定性较大,银行信用派生意愿弱,选择置换债务,锁定中长期安全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溢价,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此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向市场进行“推销”表示,地方债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实际上对应的大量资产非常优秀,地方债风险也完全可控。
不过,由于政府债券收益率明显低于贷款,因此银行的利息收入将下降,但相较资产质量而言,市场人士认为息差收窄并非核心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