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近期震盪波幅明显加大,时常在无利淡冲击下出现急跌,监管层将背后元兇锁定为程序化交易,昨日沪深交易所根据现有规则,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交易价格或投资决定的30个证券帐户,採取了限制交易三个月的处理措施。中金所晚间还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抑制过度投机交易,加大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力度。
昨日开盘前,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徵,产生助涨助跌作用,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为此,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徵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了解其帐户实名制情况、资金来源和交易策略,分析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将根据核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规则,加强监管。
中证监核查程序化交易
沪深交易所其后披露,已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证券帐户(具体见表)採取了限制交易措施,其中上交所10个、深交所14个。自7月31日起至10月30日止,限制上述帐户买入和卖出沪深两市的所有股票。
上交所限制的帐户全部为机构帐户,深交所限制的帐户包括9个机构帐户和5个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包括顾晓峰、黄长华、姜龙、梁文峰和周丽鹏5人。此外,深交所深夜再发文对6个帐户限制三个月交易,但未透路具体名单。
所谓程序化交易,实质上是将既有投资策略转化成固定的计算机程式,然后通过程式运算完成交易操作的行为。也就是说,程序化交易本身还是基于投资者的交易理念,计算机程式仅为辅助。现时操作中,投资者使用程序化交易模型的盈利情况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亏损。
需注意的是,程序化交易虽然便捷了市场交易,但对市场交易体系产生了一定冲击。由于程序设置以后会严格执行,若交易中出现特殊情况(如程式漏洞或市场急涨急跌),便会引发连锁效应,使得整个市场产生大幅波动。
在A股歷史上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2013年8月16日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当日十一点零六分,7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买盘在一分钟内将众多蓝筹股打至涨停板,在二十多分钟内将沪综指拉升近6.5%。海外市场亦有类似情况发生,2010年5月6日,美国股指期货与现货证券市场在几分钟内急跌5%,之后同样快速地反弹回来,这都是拜程序化交易所赐。
观察近期大盘表现,V字反转、尾盘急跌等诡异走势屡有发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A股流动性缺失的背景下,程序化交易无疑加速了系统性崩溃,尤其是在暴跌过程中股指连续跌破多个关键点位,既定程式会选择以跌停价卖出,进一步引发大跌行情。
中金所再出招加强监管
及至晚间,中金所又针对股指期货公布一系列措施,旨在抑制过度投机交易,加大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力度。其中,有关“异常交易行为”做出明确释义:对从事股指期货套利、投机交易的客户,单个合约每日报撤单行为超过400次、每日自成交行为超过5次的操作行为。中金所将採取电话提醒、发送监查问询函、警示函、现场调查、限制开仓等监管措施,加大对这一行为的查处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