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内地CPI同比上涨2%,较7月回升0.4个百分点,为去年9月以来新高;当月,PPI同比下滑5.6%,较7月进一步扩大0.2个百分点,已连续第42个月负增长。有专家表示,当前核心通胀依然稳定,工业通缩却成为现时经济的主要矛盾,鉴于下半年财政政策将继发力,货币政策亦会予以配合,随着托底政策效果的显现,无需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猪肉、鲜菜、蛋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8月CPI环比涨幅较高的主因,当月同比增幅较7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由同期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所致。
“8月食品价格及CPI整体环比均高于过去6年同期均值。”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夏季高温及降雨导致上月国内蔬菜价格持续上涨,而鸡蛋存栏量的大幅减少亦使鸡蛋产量下滑,并推高蛋类价格;同期,猪肉价格虽维持升势,但升幅有所减缓,预计国庆前猪肉价格仍将继续上行。他续称,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涨,虽令CPI同比回升,但核心CPI仍维持稳定。
工业通缩折射需求低迷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食品价格同比大幅回升1个百分点,是造成上月CPI上涨的主因,鉴于中秋、国庆“双节”将至,预计非食品价格中的旅游、服务等价格将维持升势。
东方证券宏观策略组的速评说,食品价格是拉动上月CPI同比大幅反弹的主因,当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较7月提升1个百分点,至3.7%,其中鲜菜、肉禽涨幅明显,但从商务部数据中不难发现“近期农产品价格涨速开始放缓,未来CPI增速有望下降”。
至于PPI方面,余秋梅直言,主要工业行业价格在上月多呈现下降走势,且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採、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採和洗选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明显。
输入型通缩及需求疲软,造成了PPI连续42个月负增长。刘学智坦言,上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及油价低位震盪,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有所减弱,部分行业“去产能”压力较大,导致工业领域需求疲弱。
东方证券方面提醒,从PPI走势看,国内经济困难程度或超预期,鉴于此,基建投资可能正在发力,这从钢材价格走势中便能得到印证,近期“稳增长”力度的加大,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的可能性更大。
第四季CPI或高于2%
展望未来CPI、PPI走势,刘学智判断,食品价格中佔比较大的猪肉价格上涨周期或延至明年初,非食品价格则会继续维持平稳,预计未来CPI将呈现缓慢上行走势,虽然四季度CPI同比或高于2%,但不会高于3%的全年政策目标。此外,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滑,输入性通缩压力有所增大,预计PPI仍将延续跌势,年内负增长态势恐难改变。
李慧勇说,CPI、PPI之间的“剪刀差”仍在扩大,未来政策需全面发力。他解释,年初至今发改委审批项目万亿元,预计国开行下半年将继续投放逾万亿贷款,随?托底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市场无需对国内经济感到悲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