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一直憧憬人民币国际化及“一带一路”为未来经济带来新增长动力,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昨日出席中总论坛时表示,人民币正面对贬值压力,加上中国经济形势严峻,有“硬着陆”风险,令香港面临重大挑战。他警告,香港可能重遇1998年的金融危机,提醒香港不要对人民币国际化及内地开放抱太大期望及倚赖,要靠自身产业发展应付挑战。
人币仍有贬值压力
对于人民币贬值,余永定认为,人民币此轮急跌是2015年8月13日以来积累的贬值压力的突然释放。如果贬值压力无法随时释放,此轮下跌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续称,中央不应动用太多外汇储备维持汇率稳定,需要进行汇率政策的改革。他建议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u并设上下限波幅,以稳定人民币汇价,但认为人民币兑美元仍有贬值压力。他续称,支持内地资本帐自由开放,但速度不可过急,否则对经济会有冲击,因此认为内地严格的资本管制是必须的。
至于中国经济方面,他指,中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跌46个月,并仍在持续向下,反映通缩问题严重,加上企业债务高企、企业盈利下跌、借贷困难等问题,可能令中国经济进入恶性循环,有“硬?陆”风险。他建议中央短期应加大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力度以支持基建发展,而供给侧改革则为长期计划。他表示,中国主张去过剩产能、去库存是正确的做法,但必须有相应补偿,且不能强迫企业去槓桿,如果企业自己去了槓桿。政府部门应该增加槓桿,预期今年内地GDP增长6.5%或低于6.5%。
国际化步伐过急
余永定早前接受内地传媒访问时表示,当前需要讨论的不是人民币贬值的利弊,而是如何避免人民币贬值导致市场恐慌、出现超调,尽量减少人民币贬值的负面影响。而目前人行对汇率管理的“爬行钉住”缺陷很多,应该放弃。他续称,离岸市场的动盪,再次说明中国必须解决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市场改革、汇率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离岸市场才能真正有助于中国金融资产配置的优化而不是沦为投机者的乐园。他指,现在离岸市场上的许多问题其实是中国自己过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造成的,是次动盪很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将进入低潮期的标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