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人的嗓门大,举世闻名。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书中讲过一件趣事:两个广东人在纽约街头说话,有美国人认为他们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警员急急赶来,持枪荷弹,如临大敌,问两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在耳语。”。

  我女儿从美国留学回来,就老嫌我嗓门大,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她说,这是不礼貌的,是素质低的表现,亏你还是大学老师。她说,在美国,不论是在机场、地铁、餐厅、商场还是酒店,都能见到中国游客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引发其他游客的侧目和惊讶──我每次都为同胞感到脸红。

  中国人的嗓门大,可能是出于习惯,譬如,我们坐公车,一个人打手机,全车人都能听得见,大家均习以为常;也可能是在显示尊严,一帮人聚会,谁的嗓门大,谁就最有权威;也可能是为自己壮胆,半夜走在坟地里,喊两嗓子,或许还真有些作用;也可能是歷史遗传,三国张翼德一声怒吼,喝断当阳桥,河水倒流,敌兵丧胆,歷来传为美谈。北宋诗人陈季常惧内,老婆一声吆喝,他就吓得直哆嗦,被苏东坡讽刺说:“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当然,嗓门大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唱《黄河大合唱》,嗓门越大越具震撼力,越能鼓舞人心,效果也就越好。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则显示了中国工人的豪迈气概。电影《功夫》里,包租婆的“狮吼功”,惊天动地,所向无敌,一亮嗓子,势不可挡,摧枯拉朽,兵不血刃,就让那些武林高手一个个屁滚尿流。还有卖东西,嗓门大的人,引来的顾客多,生意就是要好一些。不过,列宁也说过,那些叫卖最响的小贩是最想把次品推销出去的人。

  虽然中国人以嗓门大而著称,但是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嗓门”比赛中,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得过名次,基本上都被欧美人囊括了。世界三大男高音,也没中国人的份。可见,不是人家老外嗓门不大,而是人家知道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譬如运动场上就要大声为运动员喝彩,站在舞台上就要引吭高歌,响遏行云,可在其他公共场所,那就应该屏声闭气,压低嗓门,以不影响别人为宜。

  过去,没有扩音设备,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嗓门练大,发表演讲,要扯?嗓子声嘶力竭地拼命吼,唱戏的要把嗓门练到让最后一排观众也能听清。如今,没这个必要了,现代化的扩音设备,让那些蚊子般声音的歌声,也能放大成雷鸣一般。反倒是,我们现在要学会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学会如何窃窃私语,学会真正的“耳语”,以保持文明的安静,男当君子,女做淑女。

  其实,平时居家过日子,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茶,要那么多“阳刚之气”干什么?──即便是吵架,也是有理不在声高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