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大行将于本周及下周陆续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但就已公布业绩的中小型银行业绩来说,可以看到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上升趋势,未见有见顶迹象,内银管理层亦不约而同指,下半年不良贷款比率仍有上升压力。标普昨日于电话会议上,就继续看淡内银的资产质素水平,料今年不良贷款比率将由去年的1.8%,急升至3%水平。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高级董事廖强表示,最终比率仍视乎内银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力度有多大,但估计2017年不良贷款上升的趋势仍会继续,料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会持续吸纳内银的坏帐。他续称,由于影子银行产品不计算在银行资本比率内,故官方公布的内银坏帐率,应该远低于实际数字。
他指出,现时银行的坏帐主要来自私营中小企业,涉及製造及零售贸易行业,而政府推行供给侧改革,相信会去除过剩产能,大型国企亦会受到影响,涉及国企的坏帐已经开始上升。银行有很多方法可以处理不良贷款资产,例如将这些贷款打包变成证券,相信都可以剥离有关资产。
廖强认为,内地银行盈利下行,主因政府政策令息差收窄,亦与信贷损失有关,而且整体借贷亦有减少。虽然现时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但情况稳定,银行仍然有新业务机会。不过,他坦言,内地大型银行的营运情况理想,但小型银行较多涉及地区经济的借款,而这些地方的经济放缓得较严重,小型银行经营或会更困难。
即使内地经济放缓,他表示,内地经济增长仍能保持6%至7%,银行在发展新业务上仍有空间;加上地方政府可透过债务置换平台减少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相信出现金融危机的机会微。债转股方面,他认为现时仍处于讨论阶段,有很多政策障碍要处理,暂未见有具体计划出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