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逆回购助债市去槓桿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部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信用违约事件不断增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低风险的利率债开始成为热钱的宠儿,而低利率催生出的债券牛市让市场槓桿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监管趋严和宏观悲凉共同导致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萎缩,也促使部分资金被迫退出高收益金融产品,转向利率债,债券市场因而再呈烈火烹油的繁荣。

  在这“繁荣”后面,央行对槓桿资金形成的泡沫担忧也在逐渐增长。截至8月25日(昨日)为止,利率债规模近4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佔全部债券总额的70.13%,与6月底相比,两个月时间上升了6.86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8月份至年底,几乎每个月都有850亿元到1200亿元之间的过剩产能债券到期,这些到期信用债一旦违约事件增加,避险资金进一步流向利率债。如何防范债券市场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

  本周三(8月2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14天逆回购,从政策意图来看,可能希望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首先,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适当降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学界所称的“债市去槓桿”。最近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预期悲观,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理财市场再次出现资产荒,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追捧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债市,槓桿率在不断提高。数据表明,目前隔夜拆借的交易佔比已超90%。过度的流动性导致央行担心债市泡沫,从而祭出14天逆回购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

  其次,稳定市场的利率预期。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2.73%,1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已跌破2.5%(昨日为2.43%),而且利率下行的预期仍在市场蔓延,这种预期部分导致了人民币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大。自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贬值9%,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走势的CFETS指数,也由年初的100左右降至目前的94附近,贬值近6%。

  人民币汇率波动中枢仍存下行压力,在美元加息预期强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为缓解国内资本外流的压力,必须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稳住人民币利率水平。目前来看,逆回购利率已经是货币市场的利率风向标,14天逆回购具有稳定市场利率预期的意图。

  再次,化解下半年人民币准备金率下降、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从2015年2月以来,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的存款准备率分别下降了13%和23%,目前处于17%和15%的水平,仍远高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的政策举措存在比较强烈的预期。这时候,推出较长期限的逆回购,将从某种程度上淡化央行下半年继续降准的预期。

  通常而言,逆回购在释放流动性方面的功能类似于降低准备金率,只是整体规模较小,而且通过各种期限逆回购的交替使用,还可以令资金的投放更加灵活、周期调节的节奏更加精准,比起降准这种刚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逆回购的政策较为柔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