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公布的七月份中国统计数据,显示经济运行尚算平稳,且稳中稍见回升。虽然对一个月的数据不能过分解读,但因未见恶化,没有坏消息便是好消息,更增加了之后转势的可能性。事实上全球都希望中国GDP增长能及早止跌回升,从而更有力地拉动世界经济復甦并稳定市场。
数据中最明显的好消息是工业生产增长达百分之九点七,比上月的八点九高出不少,且差点便可回復双位数增幅的较理想状况。之前公布的官方採购经理指数稍见回升,其方向看来已得到确认。拉动增长的三头马车都表现平稳,头七个月投资增逾二成,七月份零售增逾一成三,都属比较正常的水平。外贸表现更带来惊喜,出口升逾半成而入口升逾一成,双双由上月的负增长转正。其他的有利讯息是车市仍旺,七月销量增逾一成,用电量增长亦较好而逾百分八,反映工业尤其重工业的回温。更值得庆幸者是通胀仍维持在低位,消费物价指数只温和上升而远离上限,工业品出厂价则持续下降,有助减低成本及压抑消费品涨价。
在相对稳定的形势下,却不宜放松戒备,实际上许多深层矛盾仍待处理,内外大环境均无明显或根本性的改善,故须防数据的好转只是一时波动,而非真正的转势讯号。在外贸方面,外需疲弱和人民币币值过高等基调未有改变,只是增长放缓抑制了成本(包括工资)的升势。内需方面,要维持消费及投资增幅还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要注意理顺重点投资项目的融资程序,以保证资金可及时到位。与此同时,对一系列的风险及导致不稳定因素必须加倍警惕尽快应对,以免被其拉增长及发展的后腿。
首先要注意大小企业的表现不平衡,大企业景气回升但小企业依然低迷:这已从大小企业的採购经理指数的差别中清楚反映。最近中央出台了一些专为扶助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措施,确属对症下药之举,但效果如何尚待观察。减免税费未必有直接及即时的效果,必须有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协助小企业克服成本上涨、管理软弱及水平偏低等普遍性问题。发改委出台的专门协助小企业融资措施,乃有的放矢之举,但因技术性强而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当然,在融资外还须推出其他方面的扶助措施。
更为深层及严重的是财金安全问题。近年中国放贷及社会融资量急升,早已引起各方关注,对此当局亦应予更多的重视,不能简单地以中国情况不同为由轻忽略过。最近中央决定再度对地方债务进行审查,并把范围由上次的三级政府扩大至五级政府,由此可望能更详尽地摸清家底,从而为制订有关政策提供更多资讯。今后必须对地方借贷严加规管,以免财金秩序荡然,并引发地方性财金危机。
此外,还须十分注意两个市场的情况,一是楼市近期又有转旺之势,市场上对调控的未来路向疑问日增,当局必须出来澄清,引导好市场的预期。无疑,加强调控楼市以抑压泡沫仍应是宏调的重要环节。二是车市旺盛虽有利增长,但这是否有泡沫化的趋向?且又与中国要走环保型及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否?合?
总之,要十分珍惜当前仍能保持基本平稳的经济形势,及早防微杜渐以消除隐患及风险,并由稳中求进来争取及早止住增长下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