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政府再释放加速资产证券化信号,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提出包括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会议称,进一步扩大试点,将有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提到,将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试点工作。首先,要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要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将有效信贷向“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的薄弱和重点领域倾斜。
此外,还要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今年三月,证监会出台的新规已将信贷资产纳入券商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范围。本月初有消息称,银监会正讨论制定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细则,有意向券商放行该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加速推进。
三年内规模将达万亿
中信建投表示,从美国经验来看,信贷资产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供给者。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放房地产贷款以外的其他中长期贷款,即放开ABS(资产支持证券);第二阶段将放开房地产贷款,即放开MBS(按揭支持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六月末,中长期贷款扣除房地产贷款后馀额为24.32万亿元,这是短期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空间,房地产贷款馀额达13.56万亿元,这是中长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空间。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若政府真正放行,券商可从中获得承销费及管理费等多项费用,业界人士纷纷翘首以盼抢食新“蛋糕”。不过有业内人士预计,试点第一年最多有一两百亿的规模,真正达到业界希望的上万亿元规模,将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
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始于○五年,建行和国开行分别进行了MBS和信贷ABS试点。○九年后,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担忧,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去年五月,资产证券化重启,目前已进行了三轮试点,但规模不足千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