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伴随纳斯达克的钟声敲响,一家名叫优比克的科技公司近日将“数字取证”这一业务带入公众视野。所谓“数字取证”服务是指为公司和个人提供验证、恢复、伤处等数据服务,被称为“2013最具创业成功潜力的互联网行业之一”。那么,数字取证究竟是怎样一种服务,这一服务背后的商机体现在何处?本期“发现商机”将为你讲述“数字密码”背后的商业蓝海。
数字取证服务的市场需求
前不久,某银行营业员在清点当日存款总数时,突然发现计算机记录的总数与人工清点的数量存在一块六毛钱的偏差。如在过去,为了查出这一块六毛钱的偏差源头,需要把当日经手的所有业务进行核查,而今,只需在计算机上打开一个系统,输入核查指令,该系统就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当日交易的原始信息,并通过改动痕迹轻松找到录入时的差错。这就是数字取证运用的典型案例。
“过去一年多,重庆很多银行都跟我们有过数字取证方面的合作。”重庆君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必录说,2010年底,随着数字取证业务在国外兴起,国内也开始涌现出少量从事数字取证业务的公司。那么,数字取证究竟有什么用?“举个例子,比如两家公司打侵权官司,如何鉴别产品是否涉嫌侵权,如何寻找到产品开发的原始证据,这些利用数字取证的专业仪器和手段都能轻易完成;再如,有患者跟医院产生纠纷,一旦进行数字取证,双方一旦涉及到病例资料的更改或伪造,都能轻易查出。”李必录表示。
“以去年三星与苹果的专利诉讼为例,法院最后以一封发自Google的电子邮件为证据,初步判决三星败诉,必须向苹果支付10.5亿美元赔偿金。但如果不引入数字取证的相关技术和服务,要从数亿封邮件中寻找到这封电子邮件的难度非常高。”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仲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产业中的成功范本
“事实上,很多人在商务谈判、经济交往、网络交易、对外贸易、电子签约、知识产权保护等过程中,都需要保留相应的证据和信息,如何保留或是在事后最大程度地寻找到这些证据,就是数字取证能够解决的问题。”仲丽华表示。目前国内专业从事这类业务的公司不到10家,在这块业务上美亚柏科的规模算大的。
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日本科技公司优比克,就是一家专门从事数字取证服务的公司,三星、HTC等知名亚洲企业都是他的客户。而优比克主要为他们提供的是诉讼时的取证工作。
“同样是取证,以前需要3个人忙一个星期,现在只需3个小时,依靠这块业务,优比克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数字取证公司。”李必录说。
“以君盾科技为例,从2010年底到现在,光是数字取证就引入20多名研发人员,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收益也比较可观。”李必录坦言,目前在数字取证这一块,该公司主要靠两种方式盈利:一是依靠销售取证产品,比如软件和相关设备,以一家单位架设10台服务器为标准,销售价格可以达到30万元;二是通过收取服务费,就数字取证这一项跟客户签订服务合同,一般三年一签,收费在100万元以上。
“尽管目前真正开展实质性业务仅一年多时间,但去年数字取证这一项的公司产值已经达到2000万元,且成长性非常明显。对此,公司从事这块业务的研发人员也从当时的20多人增长到30多人。”李必录说。
围绕数据诞生的产业链
来自世界知名调查机构宜必思世界公司的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这样一个行业过去五年的年度平均增长率达到12%。而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这个行业预计会保持平均每年9%的增长率。
“由于是新兴市场,所以落实到国内,尽管尚无准确的调查数据支撑,但该行业的增长率应该不止于此。”仲丽华坦言,美亚柏科是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但公司从1999年成立之初,就开始从事电子数据取证和网络信息安全业务。当时国内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正在兴起,而网络安全问题是阻碍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主要问题。
数字取证服务市场蛋糕能做多大?仲丽华称,作为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内部,如商业机密文档窃取、核心专利技术泄漏、不合规业务操作、利用职务便利侵害公司利益等事件频发。一条新的“数字取证”服务产业链正在形成。以美亚柏科为例,目前其围绕数字取证已经开拓出的专门针对企业的业务包括企业舆情监测、企业内部调查取证服务、电子取证设备租赁、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电子数据存证、出证、技术培训等。
“其实数字取证延伸出去,就会牵涉到整个信息安全的业务范畴,这个业务范畴包含了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建立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数字取证则是这条产业链的核心,目前君盾科技也在这些环节上逐一进行布局。”李必录告诉记者。
商机把脉
掘金“数字”蓝海 先突破资金门槛
尽管对于很多创业者而言,数字取证意味着一片广阔的蓝海。但在蓝海背后,商报记者采访发现,高门槛成为挡住大多数创业者的拦路虎。
“技术壁垒是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为了从事这块业务,截至2013年6月30日,美亚柏科共申请国家专利138项,其中已取得授权专利5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90项。除此之外,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增长,去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4.03%。”仲丽华坦言。
“以重庆这家公司为例,进入该业务领域仅仅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累计投入上千万的成本,这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首先从资金上就已经形成较高的门槛。”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资金方面的高门槛并非唯一。在资金之外,极其专业的技术要求同样挡在创业者面前。正因为市场处于孵化期,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并未开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创业者要想进入这样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想进入数字取证服务市场淘金,除了要解决资金问题外,还要突破技术门槛。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