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14届广交会一期19日落幕。据悉,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本次广交会出现採购商、成交额“双降”之势。据主办方统计,截至18日採购商到会9.2万人,较上届降10.8%;而展会前3天的全国成交额亦同比降0.45%。据悉,商务部正重点做好包括为企业提供培训,削减关税;鼓励企业拓宽海外营销渠道等五方面工作,以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据悉,採购商到会数逾9.2万人中,美国、香港的採购商均续降,分别不足4000人次、8850人次。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广东交易团团长马桦表示,这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还有因为本届广交会开幕恰逢穆斯林重要节日“古尔邦节”首日,来自中东的阿拉伯客商显著减少。
货币贬值影响新兴市场订单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出现罕见“寒冬”。数据显示,来自印度、巴西等国家的採购商降幅较大,到18日较上届分别大降31%、10.2%;而俄罗斯採购商也仅基本持平。据商会人士反映,新兴市场近期的经济復甦要低于预期,特别是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出现大幅贬值,其中印度、巴西货币贬值幅度最大,均超20%,直接影响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能力。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广交会一期前4天机电产品成交额同比去年仅略增0.5%。
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外贸营销成本及用工缺口成为企业出口产品成本影响的主因;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更极大削弱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导致企业有单不敢接,接单以短单、小单为主,利润下滑,对中小企业打击尤为严重。
马桦指出,第一期是广交会的参展企业从品牌到档次、质量,以及产品科技含量都非常高,一般会佔到本届展会总成交额的一半以上。“如果一期成交平淡,可能二三期情况会更差。由此预判,本届广交会形势会比较严峻。”
商务部部长助理、广交会副主任王受文连续两天在广交会展馆组织召开了两次外贸工作座谈会。他指出,中国在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的同时,正面临许多挑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协助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二是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多为企业提供培训等服务;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出国举办展览、设立海外办事处等方式拓宽海外营销渠道;四是积极参加各类自贸区谈判,採取措施削减关税;五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办好广交会。
参展粤企成交额逆势上扬
王受文视察广交会期间,亦勉励参展企业积极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而广东省副省长、广交会副主任招玉芳强调,今后企业应主打环保、低碳和绿色产品,通过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据悉,本届广交会广东交易团亦提升展品质量档次,支持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参展。截至17日,参展粤企的成交额逆势上扬,同比增2.04%,佔全国成交比例的36.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