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可燃冰是现时被公认最有可能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新能源,它的开採亦成为人类面临的难题。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19日在广州出席海洋六号“太平洋─广州”海洋科普课堂时表示,经过近十年勘探,已在南海发现了可燃冰,预计2020年试开採。可燃冰的开採将帮助人类解决能源紧缺问题。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我们对它的发现和勘探,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到通过钻探获取水合物样品,走过了近十年时间。这十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海上勘探和室内资源的研究分析工作,才终于发现了可燃冰。”何高文道出发现可燃冰的艰难过程。
海底开採技术难度超高
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结合的化合物,形似冰块却能燃烧,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目前,全球总共只有116处发现可燃冰。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
何高文介绍道,2007年5月,中国作为全世界第四个通过国家计划获取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国家,就在南海的珠江口岸,约水深在一千多米的地方首次採样成功,证实了中国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亦标誌?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勘探不易,开採更难,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何高文说,开採难度主要有两大方面,首先可燃冰是由甲烷气体和水分子结合的固态分子,它的存在环境是低温、高压,从海底开採技术难度很高。
方法不当或引地质灾害
其次是开採可能会引起一些地质环境灾害。可燃冰以固体形状出现,开採的过程中要破坏它的存在条件。由于可燃冰在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会迅速变成气态,在打开瞬间会释放巨大的力量,内含的甲烷气体有可能就会溢上来,加重温室效应的灾难。甲烷气体是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更大的一种气体,还会引起海底滑坡,严重的话更会引起海啸。所以,人类对可燃冰的开採十分慎重。
何高文表示,目前,开採可燃冰採取三种方法,包括注热、减压和置换。置换是现时大家都肯定的方法,把二氧化碳跟甲烷气体置换,从一边注入二氧化碳,然后另外一边通过一定方法把我们想要的甲烷气体释放出来,把二氧化碳储存在海底上面。
何高文还说,可燃冰的开採对于全世界来说是难题,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国家真正开採,都在试验。在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方面,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亦奋起直追,估计在2020年实现试採,再经10多年时间正式把可燃冰从海底开採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