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向日葵在昨日公布中报,创业板公司今年三季报披露落幕。虽然355家创业板公司的整体利润继续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却明显低于A股市场的整体水平,同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更是较二季度出现环比负增长。
创业板高成长预期落空
截至昨日,355家创业板公司已全部披露了三季报,报告期内总计实现净利润185.86亿元,较去年同期176.84亿元的数据增长约5.1%。
就具体公司而言,得益于产品毛利率大幅走高以及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低等因素的康耐特在报告期内实现了2215.8%的业绩增幅,其也成为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最快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华谊兄弟则以4.12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前三季度盈利规模最大的创业板公司。此外,华录百纳、西部牧业等195家在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正增长,其中中青宝、安诺琪等22家业绩增速超过100%。
与A股市场的平均增速相比,创业板公司却并没有展现出市场所期待的高成长性。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已公布三季报的2208家A股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总计实现净利润9798.33亿元,同比增长15%,远高于同期创业板公司5.1%的业绩增速。同时从环比角度而言,355家创业板公司在三季度录得的净利润仅为64.86亿元,较二季度71.74亿元的数据环比下降约9.59%。
而创业板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出现弱化迹象。据统计,355家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5.32%,较2012年同期5.45%的数据下滑0.13个百分点,而已公布三季报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高达8.99%。
业绩三季度分化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总计有159家创业板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出现业绩负增长。从行业分布看,创业板公司的分化趋势则更加明显。
信息服务类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较好,57家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4.79亿元,同比增长19.59%;公用事业、轻工制造、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类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速也均在5%以上。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类创业板公司的业绩表现则并不尽如人意,仅银邦股份等3家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就同比下滑43.3%。
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指出,创业板公司整体成长性不佳以及业绩大面积分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主营业务单一且经营规模较小的创业板公司无法像主板公司那样通过多样化经营对冲风险;二是部分创业板公司名不符实,缺乏新兴产业因素,无法受益经济结构转型;三是部分创业板公司在IPO阶段“带病上市”,其业绩泡沫的破裂在所难免。
机构投资者密集减持
随着高成长性预期落空,主力投资者也对创业板公司的关注度大幅走低。据统计,二季度末,基金、QFII、券商、保险、社保等五大机构投资者总计持有302家创业板公司约53.39亿股;但到9月底时,五大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创业板公司数量已降至253家,持股规模更是缩水至39.77亿股,降幅高达25.51%。
值得注意的是,主力资金对创业板个股的回避情绪在10月份后进一步转浓。据统计,10月份以来,机构席位曾先后出现在蒙草抗旱等61只创业板个股的主力交易席位名录中,涉及交易金额64.49亿元,但其中36.4亿元属于机构席位卖出资金,61只被机构席位交易的创业板个股中,有46只处于机构席位净减持状态。
遭遇融券做空小高峰
空头力量也在近期通过融资融券平台掀起了做空创业板的小高潮。据了解,自9月16日“两融”标的扩容之后,34只创业板标的股一度处于缺乏融券做空的状态。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0月11日,光线传媒等26只创业板个股的融券余额依旧为“0”。但从10月14日开始,创业板“两融”标的股的融券余额迅速走高,截至本周二收盘时,创业板标的股的融券余额已达1420.28万元,华谊兄弟、机器人等30只创业板标的股存在不同规模的融券余额。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认为,虽不排除创业板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的可能性,但短期内创业板市场依旧将直面风险释放的过程。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也认为,后期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估值和股价仍将受到较大的挑战,预计四季度创业板市场整体上将处于回调的阶段。
两位投资顾问同时还表示,受益于政府加大投资的高铁、环保、页岩气行业中的创业板股票以及行业景气度较高的电气、消费类、移动支付类创业板个股还是具备较好的中线关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