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左起:北汽股份董事会秘书阎小雷、北汽集团行政事务及品牌传播总监郑刚、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北汽股份总裁李峰
内地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车企想尽办法抢佔市场。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昨透露,按照产销量计,北汽落后于长安集团,但近年北汽产销量有所增长,有信心今年在销量上超过长安,力争成为内地车企第四位。他又说,争取在“十三五”中期(即2018年前后),跻身全国车企三强之列。
徐和谊昨在港与媒体会面时表示,内地前几大车企竞争很激烈,加上市况正在变化中,故未能肯定在哪一年成为全国车企之三强,时间上可能会早一点或晚一点。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之整车销量达100万辆,同比大升26.9%,增幅为同业平均之两倍,亦远高于前四大汽车集团。
中期赚82亿升73%
除了销量远远抛离对手外,上半年北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按年升34.7%至1251.6亿人民币,增幅排在八大汽车集团之首;实现利润总额更大升73.5%至82.1亿元人民币,为全年实现销售汽车210万辆,营业收入2500亿元人民币,及利润总额145亿元之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至于“十二五”之发展大计,北汽集团将力争到2015年,整车规模达400万辆、销量逾360万辆,营业总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达4500亿元人民币及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谈及近年内地雾霾天气愈演愈烈,作为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北京市,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以缓解空气污染问题。徐和谊表示,现时北京市共有约538万辆汽车,北京政府计划至2017年汽车保留量维持600万辆以下,每年新增汽车将由24万辆降至15万辆,并在未来几年北京市要淘汰或提前更新约100万辆汽车。另外,北京市政府计划至2017年新能源汽车拥有量将突破20万辆,但现时只得6000馀辆,故要完成这个20万的目标,主要由北汽集团来承担这个任务。
他又表示,集团将配合减排计划,提升新能源汽车产能,将由目前的年产4万辆增至2015年的15万辆,以满足北京及其他周边地区的需求。徐和谊坦言,在大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一定难度,不过北京市政府下很大决心,力争近期内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为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借港优势进军国际
至于自主品牌发展方面,北汽股份总裁李峰提到,去年自主品牌汽车共售出6万多辆,预期今年将大幅增加,而威旺及绅宝品牌汽车可望共销20万辆。同时,北汽的越野车型将会在今年底投入服务。他又说,北汽在今年5月份才推出绅宝,料未来的车款将逾十款。
另一方面,北汽善用香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徐和谊指出,香港在生产服务业领域的丰厚资源。目前北汽在香港成立了北汽股份香港公司、发展零部件业务的海纳川香港公司,以及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北汽国际香港公司,成立时间最长的三年、短则半年,已经聘用了很多香港本地员工、律师和会计人员。他希望香港的企业、专业服务能围绕汽车产业链条,与北汽在不同方面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
近年内地多家车企相继在香港上市,市场亦关注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北汽集团是否有意来港上市。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昨在港表示,旗下北汽股份有意明年到境外上市,主要因境外上市审批周期较短,现正与中介及投行进行交流,并透露已进行资产评估,预计明年首季将完成初步申报方案。他指出,香港是考虑上市的地点之一,但未有透露具体情况。
近年有不少内地车企来港上市,包括:东风(00489)、华晨(01114)、吉利(00175)、长城汽车(02333)及比亚迪(01211)等。分析指出,虽然近年内地车企已加大与海外车企的技术等合作,部分海外车企甚至与内地车企组成合资公司进军庞大的内地市场。然而,眼见内地汽车市场迅速发展,不少外资却无法投资内地车企,而内地车企到港上市,既能满足外资的需要,亦可为内地车企筹集足够的资金,更可以增加企业在国际的知名度。
今年以来内地车企股价普遍表现出色,而长城汽车升幅更高达80.38%,为表现最抢眼之车企,而近年力推新能源车的比亚迪亦大涨60%,广汽亦升逾三成。因此,不少分析指,内地车企来港上市,有助提升其估值。分析指出,由于北汽产品在内地具很高知名度,若选择来港上市,料估值不会低于已在港上市的内地车企。
北汽股份全面负责北京汽车自主品牌轿车、微车两大类型产品的市场、销售、服务等相关业务。目前在售车型是北京汽车旗下自主品牌产品,其中轿车板块包括源自瑞典豪华品牌萨博核心技术的中高级轿车──绅宝,经济型轿车──E系列;微车板块以“威旺”系列车型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