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英国《每日电讯报》、中新社25日消息:在出访欧洲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特别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题为《中欧将从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中广泛获益》的英文署名文章,呼吁中欧抓住机遇,让合作的成果惠及人民。
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指出,该文章表明李克强本次出访欧洲的另一任务,是向欧洲国家阐述中国未来改革方向及路线措施,目的是传达中国和欧洲需要继续互相合作,同时说明中国需要独善其身,并用数据说话,回应国际上此起彼伏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
李克强在文章中提到,今年年初,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局势向中国经济施加了逐渐增加的下行压力。有国外报导中国经济将硬?陆,有些人甚至宣称中国经济将崩盘。
他在文章中指出,尽管世界经济復甦形势依然脆弱。不过中国经济今年将实现7.5%的增长,通胀率在3.5%左右,又指无需担忧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放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部主任崔洪建分析说,李克强表明过去几年尽管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仍然一贯支持欧洲,反过来因为外需减少影响了中国的经济表现。不过目前仍是需要互相建立信心,中国需要向欧洲证明中国也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以宏观措施证明中国大有能力令经济软着陆。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际社会对中国下一阶段的内政外交政策极为关注,李克强总理的署名文章也向国际社会作出表态,中国有能力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顶住压力、保持定力。无论是总理的此番表态,还是中国今年以来的表现,都有力地回击了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

图:李克强21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的文章截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