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央行昨日发布上海自贸区金融支持意见,围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结算、外汇管理及利率市场化四方面给出方向指导。其中,区内符合条件个人将可开展境外证券投资,分析指这意味自贸区内可试点新版“港股直通车”──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惟试点范围较小、额度或受限,短期对港股影响不会很大。\本报记者 倪巍晨 李佩玉
央行昨日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包括30项具体规定,涉及多方面金融改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意见》仅是导向而非可操作政策,还需推出可操作的规则,其中“成熟一项,推动一项”的提法可能暗示相关政策将会动态调整。
规模料受限 暂难影响港股
在诸多规定中,“投融资汇兑便利”相关内容令业界关注。鲁政委认为,本次尺度最大的政策,即允许“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此项改革无疑是将QDII2放到上海自贸区内进行试点,一旦成功并推向全国,将增加港股资金供给。不过分析指出,由于试点范围较小,资金额或将受限,因此短期内对港股不会有太大影响。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该项意见理论上利好港股,但试点范围仅局限于自贸区内,料资金规模不会很大,短期不会给港股带来大的影响。他认为,当前中国市场走势不佳,试点或促使部分资金流向境外市场,未来需关注是否有后续细则的出台,包括相关额度的限制等,今后试点若能进一步推开,效果会逐渐显现。
此外,《意见》还提到,自贸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按照规定将可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分析表示,这相当于将“点心债”从香港移师到上海,对本港“点心债”市场影响有待观察。
李慧勇称,此举将部分替代香港的“点心债”发行功能,“香港和上海自贸区在投资便利性相当的前提下,资金将选择回报率更高的地区”,若上海自贸区内发行的债券收益高于香港,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或冲击香港“点心债”市场。
准发点心债 港地位受冲击
刘东亮则直言,当前境内利率市场价格高企,而香港资金成本相对低廉,因此企业仍希望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产品。新政策是否会对港“点心债”市场构成冲击,需观察未来内地与香港的资金成本,若港资金成本在未来依然低于内地,新政就不会对香港“点心债”市场构成太大影响,反之就可能给香港市场带来利空。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奚君羊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威望的提高及使用范围的扩大,今后全球对人民币资金的需求料极大上升,虽然政策或对港人民币债券起到部分分流作用,当仍有很大部分会选择在港发行。
此外,《意见》还将可为自贸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扩展到全部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并提到扩大人民币跨境资金使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