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银行闹“钱荒” 理财产品收益破7

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不断高企和半年考核的临近,让本是“钱袋子”的银行也闹起了“钱荒”,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各家银行近期纷纷发行超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储,部分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7%,预期收益达到该行同类产品年内峰值。银行人士提醒,买理财产品不能只看预期收益率,还要关注资金投向。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7.39%

  “早在上周,就收到银行发来的促销短信,保本型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居然站上了6%的关口。幸亏等了等,没有及时划转存款购买。后面果然还有更给力的产品。”一直青睐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周刚告诉记者,最近两周的手机短信里充斥着各家银行紧急发售的理财产品信息,而且越接近月末给出的利息越给力。其中投资期限为62天,起购金额5万元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4%,投资额度达到30万元的更有6.7%以上的“高收益”。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改今年以来的低迷状态,重返去年下半年的水平,由原来3%~4%上涨至5%~6%。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银行多达十几家,其中不乏中行、工行、建行等国有大银行。近期,建设银行新发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创下了近期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新高。同时招商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也达到了7%。

  双重作用促预期收益率上涨

  “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双双飙涨,一方面是银行主动发行高收益产品来吸收资金,缓解眼下‘钱荒’的局面,另一方面,迫于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压力,一些大行也不得不发行高收益产品来留住客户。”一大型国有银行个金部负责人称,近期,包括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突击发行收益率超5%的理财产品。

  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6月15日至21日的一周时间内,72家银行共发行了563款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增加227款。其中占比最大的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259款,较前一周增加11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52%,较前一周上升30个基点。银行理财产品对调节商业银行资金头寸、资产负债表有重要影响。此时临近半年末考核时点,银行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抢钱”的目的。近期各大银行还纷纷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将资金归集业务与理财产品嫁接起来,利用高于同类同期限产品的收益定价,吸引其他银行的资金。

  买理财产品需关注资金投向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的同时,兑付风险也在升高。专家表示,度过“艰难的”年中,到7月中下旬,银行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或可缓解,理财高收益的现象将难以持续。银行人士表示,这些收益率高企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最近一段时间,股市低迷、房地产严格受限、贵金属价格暴跌的资本市场行情可谓“一枝独秀”。很多投资者无不为了“搬钱”奔忙。

  然而,如此高收益的产品是否真的“包赚不赔”?在市内银行理财专家看来,高收益不排除银行违约的风险。事实上,银行“高息”产品最终还是由贷款企业买单,而当前宏观经济并不景气。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升是多方面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永远这么高。理财高收益增加了银行自身的成本,不排除过高的收益率将侵蚀银行的正常利润,甚至银行无法兑付高收益承诺的情况出现。因此,理财专家提醒,市民购买理财产品不要单纯追求高收益,务必关注资金投向,充分阅读产品说明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