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IPO註册制改革的重要标誌,中国证监会旗下发审委的取消事宜提上日程。据内地媒体《财新》昨透露,于本月下旬召开的年度监管会议上,中证监将对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合併减少4个部门的同时,还将新增案件稽查部等4个部门。此外,发审委部门计划于2015年正式取消。
有关中证监机构改革的传闻最早出现于去年九月份。当时消息称,中证监考虑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合併同类项”,把一些监管业务类似或者相互关联的部门整合到一起,同时针对债券等较前沿的领域新设部门以加强协调。
《财新》则援引消息人士表示,改革除了将一些功能类似的部门“合併同类项”,总体思路在于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同时推进监管重心向稽查执法转型。“目前各部门人事安排已有初步结果,但仍存变数”。
合併减少四个部门
据悉,最新方案包括,合併减少四个部门:发行部与创业板部,上市公司一部与上市公司二部,期货一部与期货二部,机构部与基金部。另外新设四个部门:私募基金办公室、创新业务办公室、债券办公室和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办公室。此外,重点强化的案件稽查部门内,也将有机构整合与新增。
最引人关注的是,在中证监于去年11月份明确提出“IPO改革将向註册制过渡”后,主要负责新股发行审批的发审委或将于2015年正式取消。与此同时,监管层计划于今年对《证券法》做出相应的修改。本次机构改革是按照功能监管模式重新布局,将有利于提高监管部门专业水平。
借鉴美证监会架构
上述消息人士指出,从2012年上半年起,深交所受中证监委託,启动了机构改革的专题研究,在中证监方面此事则由业务部门的一位正局级干部负责。“去年肖钢来了以后看到这份研究成果,很认可,在党委会上讨论后就採纳了。”据悉,这份报告对境外监管机构尤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功能设置与部门架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足于目前中证监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与步骤。
事实上,早在2012年,时任中证监主席的郭树清多次谈到“功能监管”及“行为监管”。而现任主席肖钢则进一步提出中证监要按照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要求,加快推进中证监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执法转变。
近期IPO重启引发风波不断。首先是数家拟上市公司临门一脚之际,紧急“主动”宣布暂缓发行。随后中证监发布新股发行“补丁”条款,限制老股转让规模,以及打压发行市盈率水平,同时还针对IPO承销环节开展抽查行动。上述举措均被外界质疑系“反市场化”行为。
上周五在面对媒体的追问下,中证监发言人张晓军在例会上表示,新股发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这个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但市场化绝不意味?放任自流,更不允许哄抬价格、操纵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另有中证监发行部负责人指出,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都是双刃剑,希望看到通过市场各方的理性博弈达到合理的新股发行状态;但是“该出手时也不会手软”,事中、事后监管是为註册制改革奠定基础的必要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