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地新股发行改革遭遇诸多非议,时值A股进入IPO空窗期,监管层正着手对规则漏洞“打补丁”。昨日内媒报道,中国证监会拟改变募投窗口指导,放开新老股票1:1发行配比红线,以及超募情况的限制。分析指,该举措有利于保障新股投资者权益,料市场4月初将重启新一轮上市热潮。
内地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春节前召开的一次闭门会议中,就新股募投问题激烈讨论。尽管最终未达成统一意见,但监管层认为,先前的募投窗口指导需要改变,对存量发行规模及新股超募情况的限制应该放开。“调整最快在新一批挂牌发行企业上试行”。
改革不符“市场化”方向
事实上,业内对上述两项发行限制早有质疑,认为并不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据悉,中证监为限制新股超募现象,于去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新股发行超募的资金,要相应减持老股。但这一规定导致上市公司通过老股套现方式疯狂敛财,其中奥赛康因老股规模巨大被监管层紧急叫停发行。
奥赛康事件发生后,监管层急忙对募投指标进行指导,在打压新股市盈率高企同时,还使得拟上市公司採取新老股票1:1的的配比发行。为了顺利挂牌,不少企业强行压低发行价格。如众信旅游就主动剔除了96.33%的线下高报价,最终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超过四成。由于人为扭曲定价水平,几乎所有新股在上市后数个交易日内均呈现暴涨势态。
这一情况亦引发监管层的关注及反思。中证监发言人张晓军于1月17日召开的新闻例会上表示,“把新股发行数量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量直接强制挂?不尽合理。对此,我们正在研究改进措施”。中证监主席肖钢随后在与专家座谈时也坦言,募投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过时的、固定资本投资的概念,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目的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内地财经评论员皮海洲日前则撰文指,管理层冀通过老股转让解决“三高”发行问题,是庸医剪箭的愚昧做法。该种做法只不过是让超募资金在新股发行环节就直接用于老股套现了。更可怕的是,对投资者来说支付的资金并没有减少,但相应的每股权益却减少了,股民的权益因此受到损害。
新股发行料下季重启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监管层调整新股募投规定的同时,不少拟上市公司中已?手补充年报等材料,即将正式递交中证监。据中证监最新披露显示,目前上交所申报企业中处于初审状态的为98家,深交所申报企业中初审的为116家。业内预计,这200馀家企业将是首批冲刺发审会的生力军。
“我们已经准备在本月下旬递交年报和需补充的材料,春节长假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有拟上市公司人士透露。有投行人士对此分析,本月补年报的公司多数都是为了尽早上发审会,但补齐材料并不意味着能马上上会,如某企业已进入初审环节,但尚未收到第一次反馈意见,3月能上会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企业从过会到上市交易尚有一段时间,发审会重启后最早上市的企业也得等到3月底至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