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前两个月的工业、投资及消费数据,均远逊市场预期,其中工业增速创下近五年最低水准,进一步印证了内地经济的下滑态势。分析人士称,其中既有前期改革的影响,亦有经济处于弱周期的问题,预计今年首季经济增速或全面放缓。惟市场表现相对淡定,寄望监管层下季出手稳经济。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内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6%,不仅较市场预期的9.5%低0.9个百分点,更跌至2009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意即工业生产增速放缓至58个月低位,从环比看,2月比1月增长0.61%。
统计局:有波动属正常
分经济类型看,今年前两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集体企业增长3.9%,股份制企业增长9.9%;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较去年12月大幅回落2.8个百分点至5.5%,间接反映工业生产的不景气。
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8%,较去年12月低1.8个百分点,远逊市场预期的13.5%,亦创下三年新低。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9%,低于市场预期的19.4%,较去年12月下降1.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强调,虽然工业、消费及投资数据出现放缓,但大部分在10%左右,总体仍在较高水平。他表示,目前内地经济正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一“三期”考验,经济表现已很不容易,有所波动也属正常。他认为,要正确判断内地经济走势,需要继续观察这些指标在未来数月的走势。
投行降经济增速预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当下经济状况应该是经济运行自身的下行压力,此外,也是去年淘汰落后产能、去影子银行等政策实施的滞后反应。统观三个数据,尽管不及预期,但尚在合理可接受区间内。
但数据公布后不少投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瑞银集团将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期从7.8%调降至7.5%。美银美林也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由7.6%下调至7.2%,该行并预期中国第二、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7.5%、7.1%和7.1%。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主管温彬预计,一季度GDP可能会降至7.5%以下。他认为,工业增速下滑说明周期性产业去产能压力仍较大;消费放缓与CPI回落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受监管层打击三公消费影响;投资方面,则与去年四季度少刺激政策,新开工减少有一定关系。
市场期待改革红利
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期待更多改革措施出台。
交通银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就称,经济增速降可能会进一步促使政府花大力气去改革,全年仍可期待改革红利,外部不确定性也相对少一些,“十二五”期间潜在增速7%以上还是保得住。
温彬预计,二季度监管层将继续通过改革促进增长,释放民间活力,在破除垄断、促进服务业民营企业发展上有所作为。他认为,本届政府的调控思路已经发生变化,过去经济一差就批点项目,现在则更侧重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干预、打破垄断、扩大民营经济经营范围,来稳经济、促增长。
财政政策之外,市场预计货币政策亦将趋于温和进行配合。广发银行预计,央行流动性?重总量控制,但力度相较过去更温和。海通证券提醒,出于考核债务财政难松,央行也宜及早通过宽货币兜底流动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