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根据最新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31家香港公司获得人民币直接投资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资格,至今获批投资额度已达1,049亿元人民币。其中恒生银行成为首家获批的本地银行。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常任秘书长区璟智昨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已有五隻RQFII的A股ETF发行,并于香港交易所上市,涉及投资额度约490亿元人民币。除RQFII产品外,首隻追踪离岸人民币债券的ETF上星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这些ETF全部均使用双柜?(即人民币及港币交易柜?)形式进行交易。
研究两地基金互认安排
为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本港自2004年开展人民币业务,由为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及信用卡等服务起,至09年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10年推RQFII计划,而香港亦通过贸易、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逐步打通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流通渠道,促进人民币境内外健康循环。
证监会投资产品高级总监蔡凤仪亦表示,现阶段港方须与内地做好沟通工作,先优化、设计好基建设施,并完善好制度,相信可加快RQFII的推行。
至于内地与香港的“基金互认”安排,区璟智称,证监会与内地监管机构正进行研究,首阶段集中比较两地就保障投资者的规管要求,相信研究很快会有成果。她指出,在现时构思下,在香港註册成立及营运的合资格证监会认可基金,将可在内地享有“获认可香港基金”的地位,而合资格的内地基金,则可在港享有“获认可内地基金”的地位,这些基金将可按简化程序审批,继而直接在对方的市场发售。
人币资金池达8300亿
为协助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已做好准备,金管局助理总裁朱立翘称,目前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资金池,金额达8,30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初增长26%,内地五次在港发行国债,为国家集资130亿元,香港人民币贷款由去年初的300亿元馀额,增至目前的880亿元,都显示了香港在协助国家发展上的重要帮助。朱立翘认为,香港是帮助人民币与国际联繫的重要基地。
区璟智亦补充,香港在协助内地人民币国际化中,包含“贸易结算化”、“金融投资化”及“国际储备化”,香港目前于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使用上,对内地金融体系改革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香港亦逐步发展成为人民币“金融投资化”的“国家试验田”,为国家资本项目提供了一个风险可控的测试平台,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让它逐步成为国际投资及储备的货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