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份以来,主板市场震荡加剧,而去年以来单边牛市的创业板则出现大幅下跌,资本纷纷借道潜逃。受近期国家出台诸如推动国企改革、房地产融资开闸等政策提振经济大环境影响,银行、房地产等低估值品种突然受到了民间资本的眷恋。
民营资本加速介入国企改革
截至28日,3月共有70家公司增持了9.82亿股,增持资金为77.23亿元,环比2月份65家公司合计增持6.34亿股、34.11亿元,增持力度大幅增加。从被增持的行业来看,房地产继2月份拔得头筹外,3月再度上榜。此外,商业零售和食品行业也出现在本月被增持前列。
国企改革股是本月增持最大的看点,混合制经营确立使得民营资本获得更大参股国企的能力,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在30%以下的国企上市公司也更容易成为被并购的标的。据记者统计,在被增持的70家公司中,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低于30%的已经达到30家,占总增持公司的四成。而就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化工、金融、商业零售等板块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政策层面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明确,民营资本正借道资本市场介入国企改革,谋求战略投资机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民营资本通过举牌、参与增发、股权转让等方式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具体来看,地产股新黄浦继3月5日发布中科创金控集团增持的公告后,3月18日,中科创金融控股集团再度增持新黄浦,持股数已达到10.06%。位列第三大股东。目前新黄浦的大股东是上海新华闻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13.48%。显然,中科创的持股比例非常接近,未来是否爆发控股权之争值得关注。华润股份是万科A的大股东,最新持股比例为14.70%,但在万科被媒体报道有资本方想要举牌“夺权”而实施合伙人制度的传闻冲击下,日前,华润首度增持了万科2640万股。
零售股中兴商业今年以来被股东杭州如山创业投资公司(浙江著名民营企业盾安集团旗下负责资本运作的子公司)连续增持。资料显示,自1月21日至1月23日增持公司1300万股,占中兴商业总股本的4.66%后;又于3月17日再次增持1500万股,占中兴商业总股本的5.38%。至此,如山创投持股占中兴商业总股本的10.04%,一举跃居中兴商业第二大股东。对于本次举牌的目的,如山创投表示,增持中兴商业是出于对中兴商业企业价值的认可,并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同时其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中兴商业股票的可能。
减持公司趁利好频繁套现
3月份有160家公司合计被减持9.02亿股,套现资金为103.23亿元,环比2月228家公司被减持8.12亿股106.66亿元,减持幅度依然力挺在百亿元以上。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小股票”还是本月的减持主力,36家创业板公司减持了6363万股、16.65亿元,84家中小企业板公司3月份减持了4.59亿股、60.86亿元,中小板公司合计套现资金77.51亿元,占总套现市值将近八成。
从被减持公司所处行业看,减持力度最大的公司依然集中在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制造业中,而本月4家纺织服装企业的大幅度减持,则显得更加扎眼。与此同时,实际控制人减持的案例也正在逐渐增加,如深圳惠程、智飞生物、南方轴承、尚荣医疗、宏达高科、恒宝股份、新界泵业、天原集团等多家公司遭到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减持。以深圳惠程来说,遭到实际控制人吕晓义、何平、匡晓明3位股东套现4.78亿元。其中何平表示,此次减持股份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实现股权投资回报,二是为了降低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促进公司向公众型上市公司转型。
除此之外,推出高送转的20家公司在本月也遭到了股东的减持,如计算机行业的卓翼科技、信息服务业的东方国信、通用设备业的南方轴承和华西能源、电力行业的惠天热电等。以惠天热电(每10股转增10派1元)为例,公司遭到控股股东宁波热电无情的抛弃。半年前抢筹挺进惠天热电前十大流通股东后,3月4日公告称,公司已清空所持惠天热电股票,共计减持惠天热电1332.0974万股,成交金额约9254万元。
“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趋向频繁或股份占比较高,已显露出公司股权结构变动的全新趋势。”分析师提醒道,去年以来的创业板大牛市让产业资本获利颇丰,实际控制人选择高位减持也在情理之中;但考虑到A股市场的新增资金并不明显,存量市场特征突出,实际控制人的频繁大比例出逃可能会带来进一步个股风险,其减持动向,投资者需提高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