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经歷过前年价格大涨后,近期内地“猪周期”打破以往的波动幅度,开始不断探底。
据新华社报道,“这猪快养不下去了,前两天生猪出栏价只有10元公斤左右,今年1月还是15元公斤左右。仅三个月,一头猪的价格就跌了500多元。”有14年养猪经验的山东德州市德城区袁桥乡东升生猪养殖场场长张曙光说,近期的猪价让他倍感忧心。
生猪价格连跌半年
山东是畜牧大省,据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监测,该省生猪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呈现下跌态势。
不仅是山东,黑龙江、河南等多个养殖大省的养猪业都面临3年来的最严重亏损。据商务部监测,3月下旬全国生猪出栏价格为11.82元公斤,同比下跌12.2%,累计下跌25.7%,创近三年来新低。
多位专家指出,近期猪价持续下跌是供大于需求的结果,突显出养猪业的转型阵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曾勇庆说,从全国来看,近期生猪的存栏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增长,并且2013年生猪疫病较为稳定,生产形势较好,生猪供应量充足。农业部发布的“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也显示,2013年11月份生猪存栏比上年同期增长0.7%。
山东潍坊江海原种猪场负责人谭江认为,近几年,伴随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市场资本的涌入,规范化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大量出现,生猪养殖的持续性与市场的耐受力都大大增强,预计此番转型带来的调整短期内难以结束。
猪农盼政府贷款贴息
业内人士认为,在本轮“猪周期”中,有关部门应减少价格干预,善用政策和市场化手段进行引导。
山东省高青县畜牧局副局长孙学明建议,国家可考虑给予养猪户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降低他们的利息负担,逐步缓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专家还建议,完善中国生猪市场的信息体系,使存栏量、存栏结构、消费量以及价格信息等数据及时、统一、透明、精准的发布,避免养殖户“赌行情”心态和市场价格“过山车式”波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