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地製造业出现企稳势头,但復甦动力仍有待增强。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在新订单增长带动下,4月製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升0.1个百分点至50.4,连续两月微升,显示前期微刺激举措正带动经济逐渐企稳。不过数据略逊于预期,新出口订单重回荣枯线以下,分析称,虽然内需暂稳,但经济仍有较大下行压力,稳增长措施仍需进一步推进。
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採购联合会昨日联合公布,4月份製造业PMI录得50.4,稍逊于市场预期的50.5。五大主要指数呈3升1平1降,其中,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至51.2,录得去年9月以来最大升幅。
内需带动新订单大升
“增长态势趋于巩固。”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表示,4月PMI回升主要受需求端带动,新订单指数回升明显,反映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其中,钢铁及水泥为代表的非金属矿物製品业新订单回升明显加快,说明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加快所带来的基建投资需求开始释放。
其他指标方面,生产指数录得52.5,环比微降0.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3,与3月持平。购进价格指数经歷连续三月下降之后出现反弹,上升3.9个百分点,达到48.3。
物流与採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购进价格指数回升,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趋稳;结合产成品库存、採购量库存指数变化,预计企业去库存活动将趋于减弱,综合来看,未来经济增长料将呈现回稳态势。
为稳住经济增长,今年4月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刺激方案,包括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定向为县域农商行降准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反弹提供了支撑。
不过,市场分析师仍提醒,对未来经济走势需要保持谨慎,不宜过早判断经济回升态势。交银金研中心研究员陈鹄飞称,上月数据虽微升0.1个百分点,但仍录得歷年同期最低值,当前製造业景气度回升动力仍然不足。
出口严峻 重返衰退区
“下行趋势停止了,但现在说经济正在好转还为时过早。”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称,微刺激暂时控制住了经济回落态势,若此前动作能起作用,4月经济可能会企稳回升,若效果依然不明显,二季度可能出台更大范围刺激,确保经济不会跌出合理区间。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製造业的出口形势并不乐观。4月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1个百分点至49.1,重新回落到荣枯线以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自2012年6月以来,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低于新订单指数,期间两者差值的均值为1.9个百分点,本月二者差值则扩大到2.1个百分点。这显示製造业对外需依存度有所下降,内需正逐步成为拉动製造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他表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虽然逐步趋好,但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復甦进程,也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影响,製造业出口形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此外,从企业规模看,上月大型企业PMI为50.8,环比微降0.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0.3,环比上行1.1个百分点,重返荣枯线上方;小型企业PMI环比下滑0.5个百分点,至4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