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地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多家外资银行“唱空”内地楼市。高盛高华预计,二季度房价普遍大幅下行,行业的收缩期已开始。花旗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到了关键点,6至7月份可能是最后机会,建议政府需要出台大规模的放松政策,包括放松大型城市的限购、放松首付要求和抵押贷款利率、减少媒体负面报道等。业内建议,应採取分类调控等政策重振楼市信心。
花旗料明年成交量将见顶
花旗报告指出,此轮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除信贷收紧、限购政策和平均房价预期变化外,还包含经济放缓、人民币贬值、反腐运动、购买力流出海外等,单是地方政府的微调政策不足以缓冲潜在的市场调整。“中国住房总价值高达130至160万亿(人民币,下同),年住房销售8万亿、土地出让3至4万亿,如果出现过度放缓,将面临‘需求断崖’的危险。”认为6-7月是政府推出强力措施的最后机会。该行判断,全国性的住房成交量见顶将在2015年,原因是政府仍可能採取强力宽松措施,恢復购房者的兴趣和成交量。
另外,高盛高华发布报告称,“受一季度110家A股房地产财务状况恶化,将对二季度持续造成影响,预计二季度房价普遍大幅下行,行业的收缩期已经开始。”该行指出,一季度开发商的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恶化,环比下降35%,其佔总资产的比例已接近2011年一季度的水平,而2011年一季度正是当年度房价“走软”的开始。
瑞穗建议进行分类调控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建议,对楼市“进行分类调控”:一线城市维持限购,二、三线城市则可考虑放松限购;其次,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营建京津冀这样的城市群,缓解大城市房地产的需求压力;再次,通过保障房建设来拉动投资。最后,可放松货币政策,下调准备金率,同时防范因贷款难而引发的房地产市场过冷状况。
联讯证券分析师杨为?认为,除松绑限购政策外,货币政策可对房地产行业适度、定向地放松,通过明松暗紧的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楼市调控政策可选工具包括税收、信贷、户籍门槛等政策。”克而瑞上海机构研究总监薛建雄指出。“较之限购政策,信贷政策更为关键,上海等大城市的信贷政策仍处收紧状态,因此楼市短期内不会回暖。”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亦强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