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市为何淡出年轻人的视野?人民日报昨日发表文章指,年轻人不炒股,并不让人很意外,只有完善制度建设,维护市场“三公”,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健康的投资环境,形成长久吸引力,未来A股市场才能发生质变。
数据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馀额宝用户数已突破8000万,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而A股目前持仓帐户总数只有5000多万户,超六成的股票帐户处于“冰冻”状态。不到一年的时间,馀额宝“人气指数”已经超过了股市,但也同时写照出,股民队伍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文章指出,股市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投资场所,适宜稳定的闲置资金参与。由于年轻人处在起步阶段,收入还不高,不少人甚至还离不开父母的经济支持;加之,就业压力、房价、生活成本上升,导致入不敷出,炒股难有闲钱。因此,年轻人本不该是股民的“主力军”。此外,“80后”“90后”步入社会时,正赶上了A股长达7年的熊市,对股票的印象是“亏多赚少”。相比之下,互联网理财产品门槛低,回报稳定,又契合了年轻人喜欢网络购物的习惯,其迅速兴起并吸引大量年轻人也就不奇怪了。
针对股市如何形成持久吸引力?文章进一步指出,“去散户化”对市场发展没有益处,市场资金大多还是来自散户,中小投资者对市场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股市的魅力在于,能够分享优质企业的成长,承担适当风险获取合理回报,若用“击鼓传花”式的参与心态,“牛短熊长”就不可避免了。只有完善制度,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才是A股市场质变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