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利股份(600887)日前被爆出,旗下四间奶粉加工厂未通过新规审核。后又遭遇券商唱空,目标价直降三成,并下调评级至“卖出”水平。伊利股份周二开盘后即直线急挫,最终跌近8%创10个月收盘新低,市值一天内蒸发53.65亿元(人民币,下同)。公司回应称,外界指责系对生产运营情况不熟悉所引起的误解,集团所有奶粉工厂均已取得生产许可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周四(5月29日)公布了符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的82家生产企业名单。《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在51家因各种原因“落榜”的企业中,就包括了4家伊利旗下工厂。分别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
伊利澄清传闻不实
屋漏偏逢连夜雨,光大证券6月2日又发布了一篇题为《伊利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全面冲击》的研究报告,将伊利股份评级下调至“卖出”评级。文中指出,伊利股份以常温奶的经营战略将遭遇重大挑战,毛利佔比71%的液奶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持续高成长带来的替代风险,预计公司在未来5年将面临常温奶增速持续放缓的风险。下调未来6个月目标价22.7元,并预期2014至2016年EPS(每股收益)1.99、2.04及1.90元。
针对外界质疑,伊利股份昨日晚间发布公告指,此前报道提到4间伊利工厂未通过审核,系对伊利生产运营情况不熟悉所引起的误解。首先,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名称,不是具体工厂。按照国家新的相关规定,因所有工厂都分别获得了生产许可证,所以集团公司不需要再持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其次,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现在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仅生产休闲奶食品,已获得乳製品生产许可证,所以无需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再次,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及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成品,只生产基料粉,按照新细则规定,颁发的是乳製品生产许可证,不需要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与此同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採访时指出,公司目前生产婴幼儿奶粉成品的有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金海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工厂,均通过审核并取得许可证。
持股基金一天浮亏15亿
尽管报道准确性尚待核实,但对公司股价影响已成既定事实。伊利股份周二低开低走,盘中一度大跌近8%。截至收盘,该股重挫7.75%至31.32元,市值蒸发53.65亿元。全日换手率高达3.93%,交投总额22.97亿元,更是成为沪深两市成交量最高的个股。
受此影响,大批持有伊利股份的基金将面临损失。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222隻基金重仓伊利股份,共持有5.8888亿股,按照每股2.63元的差价计算,仅周二当天,上述基金浮亏额达到15.49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损失惨重,公司旗下18隻基金重仓持有伊利股份,共持有1.5189亿股,当日浮亏3.99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