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伦敦当地时间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智库发表了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李克强表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对于“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的议论,我正式向各位承诺:不会。
李克强表示,中国还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之中,中国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城乡间的差距本身就是潜力。就眼前来说,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它的下限不越过7.5。或者说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增长,使得上限CPI不越过3.5,让人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中国有能力进行定向调控,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实现今年以7.5为代表的诸多的主要经济目标,而且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实现长期中高速增长。
让6亿人吃饱饭穿暖衣
李克强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解决了6亿人的贫困问题,让6亿人吃饱饭、穿暖衣,使他们拥有生存权,也使他们变得有尊严。但中国有13亿人口,实现现代化是道路漫长。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在80多位以后,只有6800美元,甚至在中国西部一些省份,也不过2000美元。按照国际组织的标准,中国现在还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是滞后的,还有6到7亿人居住在农村。而且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造成有2亿多中国的农民,他们主要在城里工作。但因财力有限,公共产品的提供有限,他们还不能和过去生活在城市,已经取得户籍人口的人相比,没有同等的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中国还存在大量的棚户区,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生活在其中的人加起来就有3个亿。解决了这3亿人的困境,中国面对的还有6亿人,下阶段更难。因为任何发达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也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他的农业劳动人口佔的比例都是不超过10%的。让这些人有序地进入城市,这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所以说中国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工业化要迈向中高端水平
李克强指出,中国30多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但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中国的工业化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这也是中国需要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会给世界提供巨大的商机。今后五年,中国将累计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因为没有进口也就没有出口,贸易不平衡那是不可取的。而且中国还要深度地和世界紧紧融合,将对外投资5000亿美元以上。希望英国投资优先选择中国,政府会予以引导和支持。
李克强还表示,中国对外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人没有扩张基因,也不能理解和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但对挑起事端、损害和平的行为,中国也必须採取有力的措施予以制止,防止局势失控,这也是为了维护秩序,维护地区的稳定。
对于英政府表示减少中国公民赴英签证手续,李克强回应称,会要求中国公民遵守英国的法律,尊重当地的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