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前面”,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力推中英金融合作迈向新高度。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8日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日前亦分别与伦敦证交所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消息:当天稍早,中国央行还宣布,授权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则于18日发布消息称,该行已获批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
助伦敦巩固金融中心地位
2013年10月,在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中英同意开展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时隔8个月,这一政策最终落地。
李克强在英中工商界欢迎晚宴上致辞时表示,确定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清算行在伦敦承担人民币清算业务,不仅有助于巩固和发展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对于李克强此次访英所见证的中英双方一系列金融合作协议的达成,有关专家认为,以中英金融合作为突破口,将带动人民币在欧洲地位的提升,使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
“以中欧之间规模庞大的双边投资与贸易规模为基础,双方今后在金融领域有望展开更加广泛的合作。”谈及在伦敦建立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称,得益于英国使用英镑而非欧元作为货币,伦敦欢迎包括美元和欧元在内的不同货币在此交易,而人民币的加入无疑将丰富伦敦市场交易货币的种类。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亦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好因素。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策略部主管郭强盛(Jonathan Garner)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长期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中国作为全球製造业大国和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能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显然比用美元有较大优势”。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这是中英两国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此举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支持中英间不断发展的经济金融关系,中国央行对此予以积极支持。
减少中英对美元依赖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18日表示,之前人民币与英镑之间往往需美元才能兑换,手续较为繁琐,汇兑成本较高;直接交易有利于降低汇兑成本和交易风险,将为中英贸易提供便利;其次,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赵庆明进一步指出,只有在贸易投资中使用的人民币数量不断增大,人民币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接受,才能真正的国际化。
==========================
人民币直接兑换6外币
人民币直接交易指个人或企业,可通过银行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直接兑换,而无需先兑换美元,由两步合成一步减少了中间的汇兑成本和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同时并利于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目前,共有6种外币实现了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包括美元、日圆、澳元、英镑、新加坡元和新西兰元。此外,银行间外汇市场与人民币实现直接挂牌交易的外币目前有10种,包括美元、欧元、日圆、英镑、澳元、加拿大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