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过前期一轮快速的急挫杀跌之后,可转债市场自6月下旬开始逐渐回暖,无论是可转债的投资回报率,还是新债发行都出现了复苏,业内人士指出,在经过前期调整后,可转债的整体估值水平已趋于合理,多数可转债品种的安全边际已经逐渐显现。
可转债大幅跑赢正股
伴随A股市场在6月份陷入单边暴跌的泥潭,作为与股市联系最为紧密的债券品种,可转债市场也在6月遭遇重挫,上证转债指数不仅在6月3~25日期间累积下跌7.39%,还曾一度触及7个月以来的新低——275.42点。
不过自6月25日以来上证转债指数已累积上涨4.04%,其阶段涨幅不仅优于同期的上证国债、上证企业债、上证公司债以及中证金融债等债券指数,同时也大幅跑赢在此期间累积涨幅只有2.24%的上证综指。
除了上证转债指数在6月底之后出现明显反弹,大多数可转债品种在近期的表现也超过相对应的正股。据商报数据中心统计,自6月25日以来处于交易状态的20只可转债集体实现了债券价格的正涨幅,其中国投转债在此期间上涨14.73%。相形之下,在20只可转债对应的正股中,有10只的股价在6月25日之后仍处于整体下跌的状态中。比如泰尔转债自6月25日以来累积上涨2.18%,但其对应的泰尔重工的股价却在此期间由6.32元跌至6.2元,累积跌幅约1.94%。此外,川投转债、同仁转债、工行转债等另外15只可转债也在6月25日之后实现了债券价格涨幅超过同期正股股价涨幅的佳绩。
受可转债市场趋于好转的带动,A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热情也大为提高,仅在本周就有东华软件和华天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申请获批的公告。
可转债安全边际凸显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可转债市场的稳步扩容,可转债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与正股相比,可转债在正股下跌时有债券价值作为支撑,在正股上涨时通常也跟随上涨,2010~2012年期间,上证转债指数每年的年度涨幅均好于上证综指,即便是在6月份上证可转债指数出现了7.39%的下跌,但仍明显优于同期跌幅达13.97%的上证综指。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表示,相对于股票而言,可转债较好地实现了风险与机会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弱市震荡行情中,可转债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若无突发利空消息干扰,A股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有限,这种窄幅波动的行情比较能够凸显可转债“股债合一”的优势。
浙商证券投资顾问赖艺蕾也认为,经过6月份的持续调整,可转债市场的平均转债溢价率已从5月底的23.77%降至目前的16.07%左右,转股溢价率则在此期间从25.15%升至39.31%,转债溢价率的下滑和转股溢价率的上升通常标志着正股的价格已大大低于转股价,而转债跟随正股下跌后逐渐受到纯债价值的支撑,其安全边际开始显现。同时,在当前流动性收紧预期减轻的背景下,部分机构选择重新入市抄底,这也基本解释了可转债市场持续反弹的原因。在A股市场走向尚不明确的背景下,可转债是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实施积极防御投资策略的投资平台。
重点布局债性可转债
赖艺蕾指出,6月份爆发的这波调整行情使得可转债的债性提升,安全性提高,债性较强的可转债已具备较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而偏股性和平衡性可转债的估值正向合理区间滑动,若正股市场持续反弹,也会提升偏股性和平衡性可转债的期权价值,从而推动其价格的上涨。在此预期下,投资者可以采取波段操作、阶段性持有的策略布局川投转债、国电转债、工行转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则可关注债性可转债的配置价值,如博汇转债、海运转债、歌华转债。
谭飞则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债性保护较强的可转债较为安全,投资者可选取“工行+石化+民生”的转债组合作为基础配置,同时适度配置一些价位较低且转股溢价率相对较低,仍具有一定股性的品种,如中行转债、国电转债、川投转债等,这类可转债在大盘企稳向好时有望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由于可转债具有回售、赎回及下调转股价等特殊条款,普通投资者参与的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对可转债市场了解有限,又不想错失潜在的布局机会,那么可以通过可转债基金“曲线入市”。在股市窄幅震荡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较低的可转债基金在理论上应该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