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第二个进行自发自还地方债试点的山东省昨日完成三期债招标,但中标利率均意外低于同期国债约20个基点,分析称,这是由于地方政府与主承销商协调不足,部分机构积极投标导致定价意外走低,说明地方债招标仍受非市场化因素主导,但预料对二级市场影响不大。
据了解,昨日上午完成招标的山东省5年期自发自还地方债中标利率3.75%,同期限国债收益率3.95%;7年期中标利率3.88%,同期限国债收益率4.09%;10年期中标利率3.93%,同期限国债收益率4.13%。中标结果令不少市场人士大感意外。
有分析人士认为,与此前广东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利率持平同期国债相比,此次地方财政厅与主承销商的协调沟通可能不充分,部分机构从推动地方分行业务等角度考虑,积极投标最终导致新价定位意外走低。昨日三期债投标倍数分别为2.49倍、2.40倍和2.32倍,有承销商透露,七家主承销商中至少有两家未能中标。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本次招标偏离国债利率20基点以上,显示非市场化因素佔主导,信用风险因素在定价中未体现。他认为,定价偏低的原因,部分可能在于自发自还地方债由地方政府自行组团承销,规模较小,非市场化因素如财政存款等对银行的需求影响更大。
一名北京交易员表示,后续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是否会向山东债定价水平看齐,尚难定论,地方政府有降低融资成本的冲动,但亦要关注财政部对此次发行状况是否会有相关表态。
数据显示,山东省财政厅此次招标的5年、7年和10年债券规模分别为54.8亿元(人民币,下同)、41.1亿元和41.1亿元,资金优先用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普通工公路建设等项目,主承销商包括工、农、中、建等七家银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