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据悉,今年上半年钢铁、水泥等四大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新华社
昨日刚出炉的六月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延续跌势,反映内地实体经济仍受产能过剩困扰,传多部委拟透过银行审批贷款管理,抑制过剩产能。业内专家表示,银行对于产能过剩领域贷款,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盲目退出,如何处置这部分资产,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同时,又能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尽快实现良性发展,对银行的应变能力是个考验。
据内媒称,今年上半年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四大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形势严峻,多个部委近阶段将完善一系列政策,加强银行审贷管理、实施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新老产能挂?等对企业投资、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抑制企业重复建设和投资
另外,各地水泥行业的营运状况已汇总至发改委和工信部,目前两部委正研究《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或于本月推出,重点内容包括“一刀切”禁止新增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支持大企业兼併重组。不过,由于牵涉到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利益,《方案》在细化过程中受到不少干扰,有地方政府要员向发改委“求情”,盼能区别对待。
银监会年初下发的《2013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要点》就要求,大型银行严密关注信用风险变化趋势,特别关注房地产、工程机械等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的行业,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船舶製造、风电设备、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馀额、不良贷款利率双升,其中,不良贷款馀额为5265亿元,环比上升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环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多名银行管理层此前亦表示,今年将防范产能过剩产业风险,在新增贷款上进行控制。中行行长李礼辉四月份表示,今年将主要关注一些行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比如光伏产业、造船业、航运业等。
对此,一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化解产能过剩领域风险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退出。银行要灵活驾驭信贷主动权,抑制企业重复建设和投资,但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