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本港一项调查发现,有八成现已退休的人表示他们的家人(不论是否同住)现正提供经济支援,其中16.7%表示由家人提供的每月平均生活费为1至1999元、30.8%为2000至3999元、48.5%为4000元或以上。这些退休人士现时平均每个月由家人提供的生活费中位数为4000元。

  调查亦推算现时约有80万退休人士,有学者粗略估计,家人(推测大多数是子女)供养长者的每年总额达300亿元(80万人×80%×4000元×12月)。究竟300亿元算不算很多?现时政府对长者的经济援助,包括综援、生果金、长者生活津贴等等,大约是250亿元;即是说,子女供养退休父母的总额仍然比政府提供的多。

  家用的概念在港地是如此深入人心和习以为常,被视为天经地义。但在内地,年轻人给家用的概念并不普遍,除了农村社会。相反,更为盛行并视为当然的是“啃老”现象。记得曾和内地友人说起港地父母,尤其是普通人家不能解决退休养老,普遍得寄望子女,养儿防老时,内地友人颇为不屑甚至有点鄙夷地看着我:“靠子女养老?你怎么还有这种想法?”

  事实是,在一个享有退休福利,全民社保覆盖到农村的社会,很难体会身处资本主义的香港人养儿防老的卑微心态。不过当内地家长要面对日益普遍的“啃老”现象时,他们的烦恼也不小。愈来愈多内地年轻人嫌辛苦嫌钱少,连工也懒得做,反正觉得父母养得起自己。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现时30%的年轻人基本上靠父母供养。在一孩政策下,就算子女不愿工作,父母也甘愿照顾,背后的想法是反正他朝百年归老,所有财产都是归于这个孩子,只差迟或早而已。

  香港汇聚中西文化元素,在“家用”概念上,可说尽显综合色彩:既不像西方社会两代人各管各,十八岁以后撇清责任义务,也不像内地不清不楚,年轻人缺乏一种因赡养责任而形成的道德伦理意识。具有给“家用”意识的香港青年,在华人社会颇获肯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