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碎语但丁,零思荷马



  从事中西文学╱文化教学垂四十年,在所识遇的众多中国学者中,鲜有如陈炜舜这样一位既专精中国古代文学╱文化,而又谙晓多个外国语文及文化的。故当他于去年邀我为其《从荷马到但丁︰史诗戏剧中的西洋古代文化与文明》一书写序时,我便欣然从之。惜大半年来抱恙在身而又诸事萦心,致一再耽搁到今方勉成此序!

  “从荷马到但丁”原是我在佛光大学参与通识课程改革、负责策划有关人文艺术、文化文明的部分课程时所创设的一个课程,内容简述如下:

  西方文明主要由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构成。从“荷马到但丁”的文学名著所展现的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从多神到一神、从神治到人治、从部落到帝国、从农田到城市、从自然到宫殿、从宗教到科学的过程。本课程将透过图像说明与文化阅读去理解西方上古、中古人的生活、文艺、思想以及其文明所蕴涵的知识和智慧对世界,尤其是西方文明的持久影响力。

  然因于课程开始前离开佛光大学,得临时物色这课程的授课老师,便询求炜舜担任。犹幸得他慨然应允,并于三数月内完成教科书的初稿。当时我把初稿稍作翻阅便已钦佩万分!待去岁末收到其定稿细读后,益觉此乃西方文化╱文明“中文通识教科书”之典范。无论在选材、编写、译述、诠释,以及参考资料的提供各方面都显示作者的博识睿智、匠心独运。不但把课程的原创构思、教学目标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且把有关文本的文化内容覶缕赅义地勾勒出来。这对于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文明实有启蒙导正的教育效果。

  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化╱文明,如希腊上古文学的认识多有局限或“阅读误区”。这可能由于中国学者在译介、论述希腊上古文学的过程中未有把其一些原型观念说清楚,或在因循“前译旧说”译介、论述有关文学的实践中延续、模糊化这些观念,以至读者对这些观念产生偏差甚至错误的理解。如tragoidia(英译作tragedy)一词,经中译作“悲剧”而没定义说明,便会使中国读者联想到“主角死亡或遭遇悲惨命运”的结局。严格来说,tragoidia没有“悲惨”的含义;要说有,也只可能是“悲悯”的意蕴。盖因tragoidia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一个tragic hero奋力抗争、改变被强加于其身、不合“人”理的命运的过程。虽终因抗争失败或改变不成而自残╱戕,但仍展现出一种崇高、悲天悯人的情操,保全了“人”的尊严,并完成其生命的意义和体现其追求自主自生的勇气。又如m?m?sis(英译作“imitation”)一词,经中译作“模仿╱模拟”而没定义说明便会使中国读者联想到“缺乏原创性、没有新意”的特点。其实,m?m?sis指的是艺术家透过“摹法”大自然(Nature)关连“再现”其对外物生态、人类活动与事件的所观所感;牵涉的是一个从发现到创作“再现”其所对现实世界诠释的过程。这类例子在中文译写有关西方文学的书文中比比皆是。然在本书中并没见有这问题存在。

  另外一个阅读中译西方叙述文学的普遍现象便是多局限于“故事层面”的理解。中国读者对于有关作品既难以判断有否“模糊简译”或“错读误译”,也难以实践“文化”或“像喻”阅读。虽然在这样一个通识课程里不可能完整读完几本原著,但若能对有代表性作品的故事情节进行辨证思考,也会增加欣赏的深度和提升理解的层次。现就Homer的两部史诗Iliad和Odyssey举例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故事情节,以说明一二:

  为何说Iliad的主题是“Achilles的愤怒”?为何Iliad不以Achilles之死和Troy之亡作结?

  为何Homer在Iliad内以大篇幅(卷18,行478-608)描写Achilles的战盾?而这战盾及其阳面上所展现的意象和场景象徵的是什么?与整部史诗的文化╱文明主题有何关连?

  有关“木马”(the Trojan Horse)的情节先后出现在Odyssey(卷二及卷四)和Vergil的Aeneid(卷二)中。归纳Homer学者的看法,一般认为“木马”是Odysseus的构思。那为何Homer安排Odysseus作为Trojan War的主导终结者?此外,为何Homer安排把Achilles的“战盾”在他死后由Odysseus获得?还有,为何Homer在芸芸众希腊英雄中只选择Odysseus作为其另一部史诗的“英雄”?究竟Odysseus在Homer所描述的人类文明萌起的社会中具有什么文化象徵?

  Odyssey叙述的是Odysseus于Troy陷落后返乡途遇重重险阻之旅。在文化阅读的层次上,这是西方文学史中“英雄人物”(不纯粹是神话英雄)“启悟之旅”的原型,也是“英雄人物”为人类求索争取“独立身份”、自主人生的开始。当Odysseus成功刺瞎独眼巨人并带其船员逃离险境后,高呼“我就是Odysseus!”时(卷9)便开始了这一漫长“求索之旅”,展示“人”不但有能力脱离天神的控制和摆弄,而且有能力克服天神强加于“人”的生命╱生活干扰和刁难。然Odysseus在这旅途中所遭遇的种种险阻危难究竟分别象徵什么样的“人”的磨练和考验?

  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开放但具有其内在逻辑的,都可以从本书(第二章)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说明经研究和思考得之。由于所有西方叙述文学经典都有“特殊情节”建构于其中,类似的“情节思考”都会对这些文学名著进行文化阅读和理解有启发性的帮助。

  总之,炜舜这本书实在是西方文化╱文明“中文通识教科书”之典范。其第一章(四大古文明及其史诗)、第二章中的“荷马史诗综论”以及时现文化灼见的“导读”部分,尤显通识教育的精神和内涵。此书透过阐释“从荷马到但丁”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时代精神和生活现实的文学经典,展示西方文明化的一个过程及人类在智与美追求过程中认知到的有关生命的意义和普世价值。

  零思碎语实难尽彰本书之精微,姑且聊抒肺腑,与读者分享多年阅读教授西方文学的一点体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