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及阿联酋《民族报》报道:现时全球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都集中于循环再造、弃置在堆填区或焚烧,但其实在世界上不少地方,焚化炉技术趋成熟,垃圾已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电能供人类使用。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可以借鑑各国经验。
美国每年就产生3.9亿吨垃圾,即每人每天产生7磅垃圾。这些垃圾当中,约有69%被堆填、24%被循环再造和堆肥。馀下的7%就焚烧以将垃圾变为能源。
美国目前有86座垃圾发电厂在24个州运作,每天处理9.7多万吨垃圾。这些厂房每天提供2700兆瓦的洁净电力,足够约200万户使用。新英格兰地区的垃圾变能源厂房数目属全美国之冠,总共有37座垃圾发电厂在运作。康涅狄格州把垃圾转化成能源的比率最高,那里用上了约70%不可循环再造的垃圾。
欧拥420垃圾发电厂
加拿大近期也推动从垃圾获取能源。加拿大“转废为能联盟”行政总监福登说:“5、6年前,加拿大只有4座垃圾变能源厂房,但如今已再有7座处于发展阶段。这即是说5、6年间(这类厂房)的数目增加了近一倍。”
越来越多国家纷纷仿效北欧的做法。欧洲目前有420座垃圾发电厂,其中以北欧的数目最多。
加拿大温哥华综合洁净及智能垃圾管理公司“加拿大垃圾变能源”的副总裁哈里斯说,世界对垃圾变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垃圾处理公司的利益使然,也因为公众十分期待用一种洁净和更可持续的方式来处理垃圾。
但和任何新兴技术一样,垃圾变能源也带来潜在的关注。很多人都在质疑,究竟垃圾变能源的厂房如何阻止排放?
据美国环保局说,一座垃圾发电厂每处理一吨垃圾,就相当于大气层中减少大约一吨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垃圾在垃圾变能源的设施中燃烧时,不会像它在堆填区那样产生沼气,而生产出来的电力又抵销了温室气体。垃圾变能源厂房的烟气洁净系统所产生的排放量很低。据“欧洲垃圾变能源联盟”说,这涉及一套复杂的化学反应,它旨在进行中和,并把排放量减至最少。
公众亦关注在垃圾变能源厂房附近生活的居民的安全。但实际上,拜严谨的排放限制以及科技所赐,这些厂房“对其邻居的健康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制度较健全,且垃圾中的含水量较低,燃烧相对充分。有研究认为,只要炉膛内烟气维持在850℃到900℃,就能够控制不产生二噁英。
日本拥有世界上垃圾焚烧站最多的国家。像东京这样的大都市,甚至有的垃圾焚烧站就建在市中心,昼夜不间断运转的垃圾焚烧站就有21座。东京的垃圾焚烧站完全闻不到任何怪异的气味。这是由于焚烧炉的气压通常保持在偏负压状态,可防止怪味泄漏出去。
灰烬可做无害建材
此外,传统的焚化炉设计成燃烧垃圾,产生灰烬,而这些灰烬一般都弃置在堆填区。但很多垃圾变能源设施部署了气化/氧化技术,在一个密封的系统中燃烧来自垃圾的气体,并留下最多5%以无生命灰烬的形式存在的实体物料。这些物料可以和混凝土、沙或水泥混合,供建筑项目使用。哈里斯说:“这种灰烬完全洁净,绝对无害,而且实际上不含碳。”
过去十年从事环保能源业务的前光大国际总经理范仁鹤认为,香港应仿效其他先进国家和城巿,以现代化焚化炉取代堆填区。他说,以往的焚化炉技术未成熟,会释出二噁英等有毒气体,但现时的焚化炉技术已解决这些问题,“欧洲国家以至日本不少焚化炉,都建在酒店民居旁边,完全无问题”。
--------------------------------
垃圾发电 挪威引领欧洲
综合英国《卫报》14日报道:一个石油蕴藏丰富的幸运国家却进口垃圾,看似相当奇怪。但挪威确实正在尽其所能地进口垃圾,运到其各大焚化炉焚烧以生产更多能源。
奥斯陆市每年可以接收41万吨废物。而去年10月至今年4月间,英国付钱从布里斯托和利兹把4.5万吨家居废物送到挪威。
挪威政府机构气候与污染局废物回收主管斯皮吕姆说:“垃圾已经变成一种商品,而且在欧洲有很大的市场,大到挪威人愿意从其他国家收集垃圾来焚烧。”
烧垃圾产生能源这条路上,挪威并不孤单。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的垃圾处理方式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目前欧洲有420座焚化炉,向2000多万人提供暖气和能源。德国进口的垃圾最多,比起瑞典、比利时和荷兰还要多。不过根据丹麦官方机构State of Green的资料,挪威对于废弃物热能源转换市场的推展贡献最大。
但多用焚化炉把废物变能源,还是会面对疑虑和批评。例如,进口垃圾来自很多地区,其分类未必仔细或者达到挪威的要求。挪威人处理垃圾非常谨慎,把家庭垃圾用三种袋子分类:蓝色装可回收塑胶,绿色装会产生生物气体的厨馀,白色则装其他所有会丢进垃圾场的东西。
此外,当大家都认为烧垃圾已经变成好事,就会倾向把东西丢掉。环保组织“地球之友”估计,有80%垃圾其实是可以轻易回收利用而毋须烧掉的。
另外,亦有挪威人觉得废物变能源厂房的外观有损市容。不过大部分居民似乎仍然觉得“烧垃圾造燃料”这个概念可以接受,可再生能源获得71%人口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