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一直被寄予楼市调控厚望的房地产税试点扩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房地产税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受访专家认为,伴随不动产登记进程试点启动,房地产税从试点扩围转向立法更利于加快其推广,预计2017年可全面推行。
可降低土地财政依赖
此前有报道称,中央已确定停止房产税扩围,转为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工作。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这一转向是正确的,继续扩围试点难有突破性内容,甚至导致混乱,转向立法可加快推行。
现行房地产税暂行条例是在1986年颁布的,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徵房产税,但2011年,出于楼市调控需要,上海和重庆两地开始试点对个人住房徵税。去年3月,“国五条”曾提出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但却一直“只闻楼梯响”。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房产税的迟迟不落地,到启动房产税立法工作,也说明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的失败。
目前来看,房地产税立法已有时间表,财政部官员此前透露,有望2015年进入立法程序,若2016年能完成立法,2017年可全面实施。彭澎认为,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将为房地产税推行扫除政策配合的障碍,同时,由于可为地方增加房地产税收而降低其对土地财政依赖,也可缓解楼市调控难问题。“近期动作显示,中央有决心在2017年全面推广房地产税。只要打好立法和不动产登记联网基础,房地产税按时落地应问题不大。”
推进或面临重重阻力
不过,专家亦认为,推进过程将面临不小阻力,进展难言顺利。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分析,与其他税种相比,房地产税涉及面广,涵盖房屋开发、流通和持有等环节,工程浩大往往“牵一髮而动全身”。此外,在楼市整体疲软背景下,房产税甚至被视为压垮楼市的“最后稻草”,亦在一定程度上对决策者造成影响。广东社科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还指,相较以往面向房企“温水煮青蛙”式的税收模式,房地产税直接向居民开徵便是“刀刀到肉”,使民意抵触成房地产税面临的又一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