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税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被提至“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高度,今年以来,修改《预算法》、结构性减税等举措亦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在前瞻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如何进行明年的布局时,多位业内专家对大公报记者表示,税收体制的改革将是一大重点,除了正在进行的“营改增”外,房地产税等改革料有重要推进,而创新、创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有减税空间。专家还预计,2015年内地将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在具体内容和实施力度上将进行微调。
今年6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不仅部署了财税改革的三大方向:改进预算管理、深化税制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更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更明确:今明两年是改革关键。因此,针对财税改革具体路线图,预计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给出更明确信息,其中,专家尤为重视税收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减税预计将继续铺开。
学者:减税刺激经济
“当前政府改革的牛鼻子就是减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说,从短期来看,减税能够刺激企业的投资及创新行为,还能刺激消费,因此能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从长期来看,减税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亦十分必要。
今年10月,财政部、国税总局联合发文,为部分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财政部税政司有关负责人曾预计,此次减税规模可达300亿元。不过许多企业呼吁国家应进一步增加减税力度。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减税对于增强企业动力非常有效。而目前,除了增值税、消费税,在其他税赋方面仍有减税空间,特别是现在中小微企业税赋过重,应进一步减免。
改变权力寻租补贴方式
谈及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毛振华表示,为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借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对创新企业进一步减税,而改变那种可能发生权力寻租的政府补贴方式。此外,目前就业压力比较大,因此对自主创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
毛振华还认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企业负债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支出负担,还使其抗风险能力变得非常脆弱。因此,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该在财税改革方面,进一步对企业的资本扩充行为进行减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也表示,内地税收的90%甚至更多都是企业贡献的,因此国家应该进一步减企业税。如果绕开企业去实施减税的话,那就减不到点上。此外,内地税收的70%以上都是隐含在价值中徵收的,因此要进一步减间接税。
而新一轮财税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提高直接税比重,在具体税种改革上囊括营改增、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环保税及房地产税等六大项任务。除已经进行的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外,房地产税近期亦有进展,在广东省率先出台的方案中,这一税种将被作为地方税收来源,而这也将为改革的第三大重点──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做好铺垫。刘剑文预计,本次会议上房地产税改革很可能还将有重大进展。
经济改革有效结合法治
对于明年财政政策的具体取向,受访专家一致预期,中央将延续已实施四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这一组合,刘剑文预计,总体上不会有大幅调整。他说,前段时间国家批准了一些铁路建设项目,这就是从积极财政政策方面进行考量的。不久前利率也有所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套政策组合仍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
施正文也认为,以往由于长期的刺激政策,中国经济表现为高增长态势,但其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损耗均十分严重。未来必然要走向高技术创新含量与高效率的发展阶段,因此必不会启动强刺激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的货币政策”也会延续下去。
刘剑文还补充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力强调法治,具体到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就是经济改革不管怎样进行,都要考虑与法治有效结合的问题。刘剑文认为,经济改革与法治的结合或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