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汇改重启后第四个年头,中国政府今年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央行逐渐退出常态式干预,人民币兑美元终于一改单边升值态势,有可能首次迎来年度贬值。受访专家认为,从近年宽幅波动来看,人民币汇率可能已接近均衡水平,短期大幅升值和贬值均缺乏基础。进一步升值可能严重打击出口部门,危及明年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而进一步贬值则不符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由此判断,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继续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兑美元走势也将在区间内保持波动,惟可能受外部因素催化出现一时震盪。
去年底,不少市场人士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将于今年进入“5时代”,但在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扩大后,在中间价带动下,人民币即期汇价上半年走出一波贬值行情,一度下跌3.75%见6.25。进入6月后,受惠外贸企稳,人民币汇率重归升值通道,逐步收復失地。不过步入年末,在美国加息预期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及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加之央行降息,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再起,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较年初已累跌1.59%,可谓走出一波“过山车”行情,但即便如此,受访专家对于明年人民币走势及高层的态度判断仍较一致:保持稳定。
汇率已近均衡水平
专家认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可能将继续定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就表示,从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的事实看,人民币汇率可能已接近均衡水平,短期大幅升值和贬值均缺乏经济基础,预计未来一年将在2012年10月以来形成的6.0至6.3的区间波动。
他说,美元指数很可能在欧元区和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加码条件下保持强势,人民币汇率将受压,同时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还可能进一步打击出口部门,危及2015年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目标,因此,人民币汇率短期升值空间有限。他还表示,央行并未承诺完全退出外汇市场,其在关键时刻稳定市场,也有助于减少市场恐慌行为,避免人民币汇率超常波动。
另一方面,谢亚轩称,今年以央行货币互换、人民币国际结算和人民币清算行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速度明显加快,这需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一个持续贬值的人民币汇率显然有悖国际化的目标,因此这就限制了人民币走弱的程度。”
升值贬值压力并存
所罗门资本(中国)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经济学家秦逸飞亦持相同观点,他分析道,由于美元强势升值预期扩大,而人民币由于波动区间仍过小,事实上还是盯住美元;同时,中国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稳定提供基石,所以人民币不可避免会被迫随?美元走强而协同升值。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导致中国出口面临困境,韩国、印度等与中国有同类出口竞争的国家也在大幅货币贬值,为应对市场和竞争双重压力,人民币贬值也在所难免。
他表示,中国的资本项目有升值压力,经常项目有贬值压力,总体而言,年度汇率可能难以大升大贬,但阶段性的波动无疑会加大,并且波幅空间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表示,要判断明年人民币汇率走势,首先要对国际经济形势,尤其是欧、美、日等几个重点区域国家形势作出明确判断。他认为,美国明年加息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其超低利率已持续六年多,由此刺激的经济復甦属于“虚胖”,若加息将令经济再陷衰退。由此他认为,明年市场可能一次次出现美国加息传闻,但随后一次又一次被推迟。而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已经不可避免。总体而言,他判断,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在加息预期下贬值,但由于实际加息可能性不大,基本上是震盪状态,而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圆则会升值。
汇改主调仍是市场化
在2014年年初的央行工作会议上,政府首次提出“争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透露出汇改的玄机。对于明年的汇改,苏剑判断,主基调依然是市场化。在中国政府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肯定会加大市场对汇率的决定作用。问题在于,市场化下汇率波动肯定会加剧,如果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可能会出现资金的大进大出,汇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将很难预测,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急剧加大,所以在汇改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
然而,秦逸飞也预测,未来中国的汇改政策会更开放,除了考虑美国加息预期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会紧跟日欧的政策浮动变化。他指:“这次中国央行在日本宣布量化宽松后不久即宣布降息,就是因为日本出现了参照性较高的指标。料未来中国央行还会继续跟踪观察新出现的系列指标,进一步建立起更加准确预测中国汇率变化的‘新常态’模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