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债市风险事件频现,佳兆业贷款违约案例又绷紧市场神经。沪深交易所日前出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风控新规,缩窄了合格投资者范围,并加强合格投资者及增信担保管理。海通证券债券分析师李宁表示,新规增加了债券发行成本,未来私募债发行难度剧增。同时,私募债未来到期量仍将逐年上升,市场信用风险仍值得警惕。
所谓私募债,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沪深两市可查的私募债达656隻,发行总额超过92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上交所发行总额最高的私募债为5亿元,深交所发行额最高为12亿元。
两交所发布的风控新规文件显示,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非主动管理金融产品,以及全部资金仅用于购买单一私募债券的金融产品、有限合伙企业,不得作为私募债券的合格投资者。
但在个人投资者限制方面,两市的要求略有不同。上交所直接指出,个人投资者不得作为合格投资者,深交所方面则是除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外的个人投资者不得投资。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直接对接单一私募债。新规出台后,私募债的买方资金来源将进一步收窄,券商开展的“承销+集合”或“银行理财对接私募债标准化通道”模式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行成本明显提升
此外,沪深交易所还加强对承销商的约束,并加强对私募债的信披规范。要求採用专业融资担保公司为私募债券担保的,承销商应当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核查担保公司业务资质、经营状况及担保风险等相关情况,与担保公司所在地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进行事先沟通。
上交所还要求,承销商尽职调查报告中应包含上述担保人相关核查、沟通说明。深交所则要求,发行人应当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最近一年由具备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资信评级机构出具的,针对专业融资担保公司的评级情况。
有私募债承销人士表示,对担保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拉长了私募债发行周期,也增加了发行费用,会导致私募债发行成本进一步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