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近年中央政府致力推动医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又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分析指出,受惠于医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料经营医院的企业及综合医药股将受追捧。上海证券更对医药行业作出“增持”评级。
李克强在是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不少文字描述其对医疗卫生之看法,当中提及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报告又提及,鼓励多点医生到基层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开展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重点关注基层健康
上海证券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医药健康领域重点为关注基层、新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出现及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政府投入会持续增加,但其流向会偏向于基层。市场机制将会在药价改革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行政性调控会减少,而政府鼓励创新、鼓励高水平仿製药、鼓励走出去。
对于行业前景,上海证券维持今年对医药行业“增持”的评级,主要理由包括: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医药行业增速仍保持乐观;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取消以药补医、引入市场化价格机制等政策,加上抗菌药物限用、药品招标、医保控费等因素,有利于整个医药系统的长远健康发展;医药产业併购风起云涌,医药上市公司有望凭藉资本实力胜出;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将为医药行业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招标仍以降价为主,但招标、药价改革市场化方向明确,今年有望迎来招标大年。
公立医院改革加快
华融证券则认为,随着以药养医的破除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势必加快。同时政府鼓励医生到基层多些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有利于民营医院的发展,这对一些经营医院的上市公司有利。
至于工作报告中提及,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下放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分析指出,结合此前出台的《加快公立医院招标》文件,相信独家品种,尤其是低价独家品种的价格,及血液製品的价格有望提升。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王军指出,是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该行看好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改造,而结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相信在不久之后,以不同医保报销比例推动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有可能出台。因此,该行看好具有核心医院资源的企业,及对医院併购有强烈意愿的上市公司。
看重养老产业发展
这次报告对养老产业发展强调较多。结合此前出台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文件,王军认为,两会过后,一些更具体的扶持措施有望出台。因此,养老产业相关股票仍有长期投资机会。同时,医养集合的模式更有发展优势和生命力,故应关注有优质医院资源可向养老业务拓展的上市公司。
另有分析指出,由于是次报告涉及医疗的部分不少,相信内地一些大型医疗保健综合企业,兼备生产和研发药品、医疗器材及医疗服务者,料将可获得较大商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