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央行官员料明年经济增6.6%

国家发改委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余永定估计,中国经济增速潜力依然每年有7%左右,但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挑战。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则预计,由于结构性减速,中国经济增速明年或降至6.6%。

  身兼社科院部委员、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的余永定,昨日在上海出席“2015年浦江创新论坛”时指出,通过劳动力增长速度、投资率险以资本产出率,以及全要素的增长速度加上投入的增长速度的三种计算方法,得出中国经济依然有每年7%左右增长潜力的结论。

  余永定进一步分析,在全要素的增长速度加上投入的增长速度的计算当中,影响全要素增长速度的是科学进步。内地前些年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增加得很快,特别是资本的投入方面,但科学的进步速度并没有相应地赶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水平。所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显示下降趋势。这也说明,科学技术进步不够快,是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下降重要原因之一。

  黄益平日前在接受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採访时指出,当前GDP增长确实在减速,但总体上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四季度GDP增长或有企稳的可能性,还会维持在6.9%,但经济趋势性的下行很难逆转。他认为,目前转型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徵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并不确定,如果继续坚持“点目标”,很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应落实对经济增长的区间调控框架,以通胀界定增长的上限、以失率界定增长的下限。

  中国央行网站昨日刊载央行副行长易纲上周六在北京出席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的发言稿。易纲估计,未来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相信中国经济仍将实现较快的增长,7%左右、百分之六点几的增速还是有把握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是来自新型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简政放权两个最重要的增长动力。

  余永定和黄益平均对中国的通缩表示关注。余永定表示,由于面对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已经处于类似通缩的状态,他估计,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都将面临通缩的挑战,他甚至不排除今年下半年经济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黄益平则指出,如果经济下行不逆转,过剩产能的问题不化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低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货币政策还有宽松空间

  余永定长期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抑制通缩,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可以乐观。”他认为,新兴产业能帮助中国走出通货收缩,新的机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高科技领域发现更多投资机会。黄益平相信,今年货币政策应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政府总体的资产负债表还不错,意味财政政策也有一定的空间。

返回列表